返回

汉官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73章 兵 匪的灵活标准【43K】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273章兵匪的灵活标准4.3K

    魏哲进入邺城的第一次会议,对冀州降臣的触动很大。

    以往他们只听说过魏哲的名声,却从未面对面与他打过交道。

    因而方一接触,众人心中便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。

    这与礼贤下士的袁绍截然不同,甚至与同为幽州豪杰的公孙瓒也大相径庭。

    别看公孙瓒在战场上暴戾凶残,可当初他在冀州的表现却让不少士人颇为赞许。

    因为公孙瓒只在乎粮草物资,在地方权利方面十分大度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彼时他占领冀州诸郡后直接任由地方豪强坐大。

    公孙瓒或许没有听说过包税制,但他当初在冀州施行的政策却与此别无二致。

    若不是釜水一战公孙瓒直接战死当场,袁绍想赢还真没那么容易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同样出自幽州的魏哲却给众人另一番感受。

    “霸道!”

    辛府书房,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给出如此评价。

    闻听此言,室内的荀谌、辛毗两人都忍不住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辛毗更是忍不住轻叹道:

    “王道不兴,霸道当世,为之奈何!”

    话说当年袁绍起兵反董卓,辛毗其实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。

    只不过邺城幕府之中颍川士人的势力已经够大了,袁绍也需要给冀州士人留下一定的空间,故此辛毗一直名声不显,未受重用。

    可即便如此,辛毗也没有想过离开冀州投靠曹操或袁术。

    辛毗始终觉得袁绍才是明主,余者终究不过尔尔。

    或许是因为太过看好,这才导致袁绍幕府之中的争权夺利格外严重。

    各方下注,自然也就有各方争夺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袁绍败亡,魏哲马上也要享受这等待遇了。

    比如此刻荀谌便没有被个人情绪左右,而是沉声道:

    “魏公威固然霸道,但此人确为世之枭雄,可左右天下局势。”

    “而今此人既然占据河北,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好,我等还是要早做准备。”

    见他这么一说,对面的辛评沉吟片刻后也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随即他不无遗憾的抚须而叹道:

    “可惜郭公则死于沮授那厮之手,不然我辈又能多一分力。”

    虽然沮授从始至终并未加入袁绍幕府,但这并不妨碍辛评等人厌恶他。

    原因无他,皆因沮授乃冀州士人尔!

    不过此一时彼一时。

    如今冀州易主,辛评等人心中的头号对手自然也就换人了。

    只见辛毗如数家珍道:

    “这几日我都打听清楚了,魏氏麾下以青州人势力最盛,其次方为幽州人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这几年冀州士人大有后来居上之势,光两千石之官便有数位。”

    “其中耿武任中山相,沮授为渤海太守,崔琰居太原太守,田丰执掌悬镜司,赵云为偏将军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辛毗不由面色凝重的低声道:

    “最关键是中山甄氏,其女虽为妾室,但却是以妻礼聘娶,且如今生有一子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室内顿时一片沉默。

    没办法,要知道袁绍在时他们颍川士人虽没有一家独大,那也是举足轻重。

    但现在入了魏哲麾下别说退居次位了,连二三名都混不上,只能和小孩一桌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有戏志才这个颍川寒素在,他们甚至连那些并州蛮子都比不过了。

    念及此处,饶是荀谌都忍不住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没办法,谁让他们来的太晚了呢。

    一步慢,步步慢,能有眼前这个局势已经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幸好几人都不是怨天尤人之辈,辛评很快便按捺住复杂的心绪。

    “往事已定,多说无益,如今我等再发力也不算太迟。”只见辛评一脸认真的看着荀谌道:“友若,给公达写封信吧,荆州非久居之地,还是尽快来冀州。若是来迟了还不知要错过多少机会!”

    荀谌闻言却苦笑的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公达自幼便有主张,我可拿不了他的主意……唉,我试试吧!”

    说来荀氏年轻一代还真是各有各的性子。

    荀谌属于最传统的那拨,从一开始就跟着四世三公的袁绍混。

    荀彧则不被袁绍的家世所迷惑,反而在袁绍势力最盛的时候弃袁投曹。

    荀攸就更奇葩了,甚至堪称荀氏最有魄力的儿郎。

    董卓迁都长安后,荀攸便曾与议郎郑泰、何颙、侍中种辑、越骑校尉伍琼等暗中谋划,认为董卓虽强,却无根基,实一匹夫耳,完全可以刺杀之。

    荀攸甚至直言:“可据肴、函,辅王命,以号令天下,此桓文之举也。”

    只是尚未动手就不慎被人泄露,结果种辑、伍琼被董卓所杀,何颙、荀攸被捕入狱,郑泰则趁机逃脱投奔袁术。

第273章 兵 匪的灵活标准【43K】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