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女孩的事,让林凡意识到,周围可能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这个年头,还留在乡下村里的,大多数是没吃上时代红利的弱者。
但凡有点能力的,都跑出去打工了。
既然祠堂都修了,就好好发挥一下功能,也算是不白花这么多钱。
“好,好,你们肯做这样的好事,下辈子一定也能荣华富贵!”
“我替乡亲们,谢谢你了。”
大妈十分激动地说道。
她其实也是乡下的老弱病残弱者之一。
她的丈夫前几年生了一场大病,落下了严重的病根,根本干不了活,
只能在乡下养着。
而大妈为了照顾丈夫,也只能回家种点薄田,一年到头赚不了两个钱。
甚至家里还要靠儿子和女儿的接济。
按照林凡和杨倩雯的打算,大妈这种情况,也在祠堂的帮助范围之内。
“大妈,我看你也是个好心人,以后就一起搬到祠堂来住吧。”
“我每个月给你五千块的补助,你帮忙看着点祠堂,再照顾好这个孩子,就当是一份工作了。”
林凡笑着说道。
每个月五千,足够这孩子吃饱穿暖、读书上学了。
只要不攀比什么名牌,不上什么昂贵的补习班,就算一直维持到读大学,也能过得很不错。
至于大妈,林凡看得出来,她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人。
否则,根本就不会管这个没人要的小女孩。
“那感情好,就是你们两口子太过破费了。”
大妈感激地说道。
林凡接着又问起了村里的情况。
他了解到,村里很多留下来的人只靠着种田过活,根本没有赚钱的门路。
而现在,外面早就推行机械化了。
种田也全都是买种子、买化肥和农药,单靠人力,即使不算工钱,也是一笔赔本的买卖。
养活自己都够呛,别说赚什么钱了。
如果挨家挨户都要帮,林凡即使有再多的钱,也经不住这样撒。
而且,恩大如仇。
这样给钱给多了,别人不仅不会感激,反而会另有想法。
所以,他想了想,决定帮村里找个产业。
“倩雯,你说说,有什么行业能让村里人一起参与?”
“不求赚什么大钱,至少有个养家糊口的活计。”
林凡微微皱眉说道。
他对商业这方面不太敏感,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好的想法。
“产业吗?我想想。”
杨倩雯也跟着沉思起来。
一般的开工厂之类的,现在竞争激烈,并不合适。
不仅交通不便,而且产品也难卖出去,
搞不好就会破产。
所以,最好还是依托乡土本身,能够有稳定产出和销路的。
除了一般的农产品,就只有特产种植和养殖了。
“我看,最近市面上对于很多中药材,都有不小的需求,比如白芨、黄精什么的,做养生保健品很受人欢迎。”
“再者,如果种桑养蚕,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。”
“蚕丝织品,不论什么时代,都卖得上价钱。”
杨倩雯缓缓说道。
种植这些东西,虽然需要一定的技术,但只要学会了,就能一直顺顺利利地走下去,
不至于担心哪天东西会卖不出去,赔得血本无归。
当然,因为都是基础的农产品,即使费心费力,恐怕也赚不了什么大钱。
“种植药材、种桑养蚕,这想法倒的确不错。”
“帮人帮到底,我直接搞一批投资,让村民们参股进来,一起合作吧。”
林凡顿时拍板道。
做这些事,虽然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,却也要把架子搭起来。
村民们本就穷困,恐怕没有多少试错的本钱。
所以,最好还是林凡牵头出面。
反正这点投资,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,就算全赔进去了,也无所谓。
想做就做。
他当场就带着杨倩雯,开始在村里的田间地头转悠了起来。
随着大批大批的人进城,村里的很多田地也陆续荒废,长满了杂草。
林凡看好了山间的一大片丘陵坡地,觉得还算不错。
于是找来村长,准备签一个承包合同。
“你说这片地呀,近些年倒的确没有人种,都荒得长树了。”
“不过,这些田地其实早就承包出去了,是我们一个本地人,名叫杨宗元。他有些关系,一直拿着国家的补贴,却根本连种子都不下。”
“我把他找来,你们谈谈,看能不能让他把地转包给你。”
村长十分帮忙地说道。
他了解完林凡的意图,知道是想帮助村里找
第487章 给村里的产业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