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朕才是宋世祖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章 大丈夫自有担当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刚听到朱勔那番无耻言语时,年少气盛的慕容言几乎整个人都要气炸了。

    那一刻,他是真心觉得哪怕拼却一死,也要伺机杀了这狗官。

    幸好赵子称眼疾手快捂住了他的嘴。

    “冷静!还没到那一步!我们还有机会把东西捞回来!到时候我自会让那条栽赃的段狗先付出代价!至于朱勔,君子报仇也不在一时!他带了那么多护卫,不要枉送性命!”

    慕容言被捂了嘴,顿时有些惊惶挣扎。赵子称也觉得触手之处过于滑嫩,下意识又松了手,好在慕容言也没有再冲动喊叫。

    他只是快速喘息了几口,羞愧地恳求:“那就全看赵兄手段了。”

    赵子称刚稳住慕容言,另一边朱勔已经带着一群侍卫朝这边走来,打量了他们几眼,随后倨傲地质问:

    “就是你们撞了朝廷的花石纲?”

    “我没有撞!我们只是好心救人!”慕容言最后辩白了一句,就没再多说,只是一味咬紧牙关。

    朱勔冷哼一声,便要下令把对方绑了。

    事情到了这一步,赵子称就算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了,应奉局的人攀咬起来是没有底限的。

    他很有担当地上前半步,对朱勔拱了拱手:“朱相公,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,在下是那条船上的乘,目睹了此事。杨制使的船确实是自行沉没的。

    如果有磕碰,那么双方的船都该有伤损才对。何况我当时亲眼目睹,杨制使的船是坐沉入水,可见那船多半是漏水在先、倾斜在后。否则以常理度之,就该是翻沉而不是坐沉。”

    朱勔听了,却浑不在意,他甚至都懒得让赵子称拿出证据。

    应奉局追责,还用得着证据?

    不过码头上人太多,朱勔也要稍稍顾及影响,才傲然反问了一句:“你是什么东西?这里有你说话的份?”

    赵子称穿着一身粗葛布襕衫,连丝绸都穿不起。朱勔见他这穷鬼样,都懒得抄他的家,根本没油水。

    赵子称却依然不卑不亢:“学生赵子称,在汴京太学就读,今年春闱侥幸得了两优,如今回乡候缺。

    另外,学生乃太祖皇帝六世孙,秦王(赵德芳)、英国公(赵惟宪)一脉。”

    赵子称这个宋氏宗亲,其实是非常不值钱的。因为他家每代都不是长房,每代都要额外降一等爵位。

    但朱勔却不知道这些情况,只当他是什么有身份的正经宗室,一时脸色微变,也不敢再弄得太离谱。

    一旁的同伴们闻言,也顿觉绝处逢生,满眼诧异地看向他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个低调穷书生,居然还是太祖皇帝后裔,而且学业还那么好,真是真人不露相啊。

    朱勔稍稍犹豫了一会儿,决定不再无脑以势压人,而是跟赵子称讲讲道理:

    “既然赵公子想做见证,本官自然会秉公办理!不过此事空口无凭,你说那船是坐沉的,可有其他旁证?”

    朱勔没有直接说“人证不算”,但赵子称听他的语气,也知道对方肯定是不会采信人证的。

    所以他也不绕弯子了,直接建议上物证:“朱相公想知道真相,却也不难,方才慕容大郎已经派人去筹集船只和水手了,就等着回去帮朝廷打捞沉船上的货物。

    到时只要现场潜水验看一下,不就一目了然了么?而且恕学生直言,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找回那座假山、别耽误陛下修园子,将来再追责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赵子称最后这句话,终于让朱勔颇为意动。

    朱勔确实沉湎于搜刮不假,但他的一切权力,都来源于赵佶交办的差事,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。

    “既如此,尔等可知那船究竟沉在何处?找得到就带路,让太湖水军配合打捞!

    你叫赵子称是吧?能过太学舍试,想必有点真才实学。只要办得好差,还怕吏部不给你补缺?”

    赵子称心中厌恶,但眼下也只能先与这狗官虚与委蛇,便挤出一丝笑容,假装接受了朱勔抛的示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见赵子称稳住了朱勔,旁边的应奉局差役、兵丁们无不大失所望。

    他们原本都摩拳擦掌准备抄家了,现在只能先等打捞结果。

    不过有人忧,就有人喜。

    围观的苏州百姓,无不对赵子称投来钦佩的目光,纷纷窃窃私语:

    “这位公子真是好胆色!看着衣着寒酸,却能据理力争、丝毫不惧,真是大丈夫!”

    “是啊,要不是他仗义执言,今日这事不知又要牵连多广。”

    大部分苏州百姓都是淳朴的,看到赵子称挺身而出、暂时拖住了一场搜刮,内心都生出了感恩戴德之念。

    大家都很清楚,如果朱勔借机发作,那绝不是抄一个慕容家就能打住的,肯定会连累一大堆人。

    百姓都惧怕朱勔,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极低,可数千人的低语汇聚到一起就非常可观了。

    但这种声音比较混杂,所以也听不清究竟谁说了什么。


第3章 大丈夫自有担当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