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攀金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429.第425章 发现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425章发现

    南州前刺史,并府衙的大小官吏、差役等,收到消息,相继来到了刺史府。

    “某见过楼郎君!”

    前刺史五十来岁的模样,脸颊瘦削,皮肤微黄,留着几缕胡须,眉宇间带着郁气。

    只看他这副模样,妥妥就是“不得志”的落拓中老年人。

    他本是南境人,南北尚未统一的时候,他就被发配到了南州做刺史。

    于他而言,就是十几年蹉跎,大志难伸。

    他的仕途几乎止步于此。

    自觉升迁无望,即便嫌弃南州偏僻、蛮荒,却又舍不得这官身,前刺史便开始混沌度日。

    得过且过,能混则混,皇朝更迭,南北一统……外面风起云涌,南州自有安稳。

    “认命”之后,前刺史竟也过得不错。

    他以为,他要老死在南州,万万没想到,朝廷竟派了新刺史。

    这新刺史还大有来历——

    开国郡公之子,年纪轻轻就凭借军功获封开国郡公。

    少年得志啊!

    人家十几岁就进入到了权力中心,而年岁是对方两三倍的他,却还在偏远的州府空耗年华!

    自身尊贵也就罢了,还娶了个公主做娘子……

    羡慕、嫉妒!愤懑、不甘!

    但,诸多负面情绪过后,前刺史再次“认命”,还隐隐有着幸灾乐祸:

    皇朝顶级权贵又如何?

    还不是跟他一样,被发配到南州?

    当然,前刺史也不是个一味无脑乱爽的人,压下心底阴暗的想法,他的理智回笼,也就能正常的思考问题。

    在某种程度上,前刺史应该感谢楼彧。

    不管这位齐国公是为了什么来南州,但,因着他的到来,前任刺史就要挪地方。

    前刺史在南州十几年,虽然没功,却也无过。

    吏部(或是某位大佬)经过考量,便调任前刺史回京,给他的工部衙门弄了个养老的闲职。

    正四品,无实权,却是妥妥的京官儿。

    若是单单靠前刺史自己,他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去京城。

    所以,即便前刺史很不情愿,也必须承认:楼彧的到来,成全了他!

    这份人情,不是他主动欠下的,却也不能昧着良心不认。

    再者,京城是什么地方?

    那可是琅琊公主、齐国公的地盘。

    他一个没有家族支持,能力平平的五旬老朽,去到京城,哪怕只是个闲职,也极有可能坐不稳。

    “……如果我能以此为契机,打着‘还人情’的旗号,主动向两位贵人示好,继而跟琅琊公主、齐国公有了来往,他日去了长安,定能有所依靠!”

    前刺史还算通透,想得十分明白。

    他迅速调整好状态,此刻见了楼彧,一张黄瘦多皱的老脸,笑成了一朵花儿。

    “早就听闻楼郎君年少英才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!”

    前刺史笑着、恭维着。

    “彧见过前辈!”

    前刺史热情、殷切,楼彧也儒雅、守礼。

    他笑得温和,语气、神态亦是从容、淡然。

    不过度殷勤,也不会显得高冷孤傲。

    他完美维持着君子的假面,与刺史寒暄。

    “敢问楼郎君,琅琊公主的尊驾在何处?”

    与楼彧见了礼,前刺史也没有忘了王姮。

    不管是否皇家血脉,但公主的名号是实打实的,是君。

    作为臣子,前刺史自是要恭谦、敬畏。

    王姮坐在双驾四轮马车里,马车刚刚停稳,跟着的奴婢,飞快的拿来车凳。

    楼彧眼角余光瞥到这边的情况,冲着前刺史点点头,便转身来到马车前。

    “公主,小心脚下!”

    楼彧抬起手臂,殷勤、恭敬,是臣,更是夫君。

    王姮则非常熟稔的将手放在楼彧的小臂上,轻移莲步,缓缓下了车。

    看两人这近乎默契的动作,便知道,两人私下里的相处,大抵也是这幅模样。

    唉,娶了公主的男人,就是这么的可怜。

    明明是夫,却要伺候妻。

    前刺史等官吏们,看到这一幕,眸光闪烁,各有一番思量。

    “某拜见公主,公主金安!”

    前刺史特意向前迎了几步,叉手行礼,态度很是谦卑。

    “免礼!”

    王姮矜持的点点头,并未过多的寒暄。

    她是公主,是君,在京城或许还会有所收敛,但来到这偏远的南州,她只管高高在上,很不必迎合任何人。

    没办法,不说南州了,就是整个南疆,王姮琅琊公主的身份都是最高的。

    她若表现得太过随和,才是折损了皇家的威严呢。

    新来乍到,人生地不熟,还是倨傲些,更稳妥。

    毕竟“

429.第425章 发现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