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975,媳妇18就跟了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5章 这叫谨慎,不叫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一搪瓷盆的硬币看着多,但都是小钱,对普通工人来说,加一起不少,但是对于花山饭店而言,肯定只是总营业额的零头。

    杨敏很希望跟花山饭店达成合作,让花山饭店将钱通过自己存进储蓄所里。

    除去一些大的企业和单位,花山饭店能算是销售额相当不错的单位了,说服陈浩,促成长期的合作,她肯定能得到表扬,能得到提拔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花山饭店每天顾不少,有不少的进项,这不错,但花山饭店是为了农民服务的,赚的那些钱,得要花在其他地方。”陈浩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一搪瓷盆的硬币都还没有数过,花山饭店如今就这么多钱,你如果清点出来,那就存在储蓄所里,如果嫌麻烦,那就算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麻烦,我本就是做这个工作,还得在你这借个地方,这些钱得要当面清点出来。”杨敏说道。

    虽然跟预想的不一样,但她还是没有放弃。

    她将这一搪瓷盆的硬币端到旁边的角落里,开始清点。

    陈浩转身进了厨房,帮着备菜。

    一旁的陈伟也赶紧跟了进去,他往外面瞧了瞧,放低声音,问道,“浩哥,那一搪瓷盆的硬币不是已经清点过了吗?一共有172块5毛1分钱,怎么又让那女同志再清点一遍?”

    即便心中有疑惑,但是也不当着外人的面质疑陈浩的决定,而是等私下的时候,再询问陈浩缘由。

    这也是陈浩为什么愿意带着陈东升和陈伟的原因,这两人知道分寸。

    “钱放在身上的确不太安全,最好是放在银行里存起来,能安全些,但也不是说放在银行就一定安全,得要找个靠谱的人。”陈浩说道。

    “让她数硬币,是为了试探她,这么多硬币,数起来要花费不少功夫,看看她有没有耐心,再一个就是看看数额对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没有问题,后面再将钱经她的手存进银行,能省去不少事。”

    几十年后,存进银行的钱都能不翼而飞,要取的时候发现没了,何况是这会儿?

    银行的存款不多,大部分人也没有将钱放进银行的观念,跟童倩一样,喜欢找个洞藏起来。

    导致不少银行给职工派任务,让到处拉存款,有一些银行的职工甚至在单位发工资的时候,会守在单位门口,让其他单位的职工将钱存进自己的银行。

    手续方面,也会减少审批的程序,提升效率,方便存钱,只不过在执行的过程中,很多时候因为银行职工业务方面不精通,个人能力有所欠缺,偶尔会出现一些错误。

    数额算错了,等等。

    花山饭店一个月几千块钱的营业额,往后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,在这方面陈浩肯定要小心谨慎。

    得先试试杨敏。

    “浩哥,还是你考虑的仔细,我刚刚还奇怪,心想着那些钱才清点出来没多久,你不可能那么快忘记,但又想不明白那么做的原因,你现在一解释,我就清楚了。”陈伟说道。

    “浩哥你是真细。”

    他又加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这叫谨慎,不叫细。”陈浩纠正了他的说辞。

    他不太喜欢细这个字。

    “刚刚我去找了张永科,让他介绍了两个人,一个厨子,一个帮工,等会儿就会到店里来,给他俩开了工资,厨子是35块钱一个月,帮工是28块钱一个月。”陈浩说道。

    他看着陈东升,“这个工资不算低,张永科人算是不错,他找过来的人,手上肯定有两把刷子,特别是这个厨子,你要气些,将对方的本事学到位。”

    陈东升会炒菜,但跟专业的厨子相比,肯定还是有差距,只能说是家常菜没问题。

    在县里,花山饭店凭借着不要粮票,不要菜票这一点,有很大优势,竞争力比较小,饭菜口味方面只要不是那么差,影响不大。

    可如果还想要将生意做大,无论是饭店的规模,还是去市里继续开店,厨艺方面肯定得要有所提升。

    陈东升的那两把刷子就不够用了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浩哥,我不傻。”陈东升知道怎么做。

    外头,杨敏还在一心一意的数着硬币。

    陈浩给她倒了一杯茶水。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杨敏抬头,说了两个字,又要接着忙手里的活。

    十点多钟的时候,来了两个人,是张永科喊过来的人。

    一个男同志,四十多岁,叫徐建新,是厨子,还有一位女同志,二十多岁,叫涂丹丹,是帮工。

    互相介绍着认识了一下,将工资和工作做了说明,陈浩便安排两人忙活起来。

    店里的顾慢慢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没一会儿的工夫,8张桌子就坐满了。

    很多都是老顾,回头。

    有2个人帮忙,轻松了不少,陈浩也得了空闲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个多小时,杨敏终于将钱全部清点出来,找到了陈浩。

    “这些硬币我都已经清点出来了,一共是172块5毛1

第55章 这叫谨慎,不叫细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