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975,媳妇18就跟了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3章 进屋说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我也先跟你搞。”陈小婷也站出来,支持陈浩。

    不是对做餐馆生意多看好,只是单纯的想支持陈浩。

    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,陈浩时常照顾她家,她心里有数。

    陈浩顶她,她也想顶陈浩。

    “你才18,搞什么搞?”陈浩摆手,“况且你还干着记工员的活,好好记工分,空闲时候多看看书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出路不在生意上,你的出路在书本中。”

    1976年了,明年年底,高考就该恢复了。

    “我有在看书。”陈小婷说道。

    她心里其实很狐疑,陈浩一直让她多看书,还说过高考可能会恢复。

    高考这都停了多少年了,改为工农兵推荐上大学,真能恢复?

    讲话结束了。

    一众村民散去。

    陈自强喊住了陈浩,“你先别走,到生产队办公室开个会,讨论下大棚种植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等天气暖和些,农业种植就该忙起来了,今年的主要变化就是大棚。

    除了陈浩,还有其它几名关键的队委成员,也都被陈自强喊到了生产队办公室。

    这是一间青砖房。

    只有十多平,门口的墙壁上印着一行标语:农业学大寨,工业学大庆。

    屋里就一张破桌子,几张老弱病残般的椅子,不是椅子腿崴了,就是只剩下半个椅子面。

    陈自强,陈浩,农业队长,生产队的会计,等几个重要的队委成员,都进了屋。

    “你真打算到县里开餐馆?”陈自强看着陈浩,问道。

    “年底分红要达到一个工分1毛钱,肯定得要到县里去开餐馆。”陈浩点头,“这不仅仅是能提高队员的生活水平,增加他们的现金收入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,也是让城里的居民感受到农业种植技术改良之后,带来的好处,丰富他们的餐桌,让全国的城镇居民感受到农业提升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仍旧是先前面对村民时的套话。

    “那大棚怎么搞,谁来负责这个事?”农业队长看着陈浩,“你要到县里去开餐馆,搞副业,心思都在餐馆上。”

    “大棚种植的事很关键,肯定得要有人盯着才行。”

    农业队长,副业队长,包括有些生产队的桑蚕队长之类的,都是副队长,专管生产队某一方面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是这个理。”陈浩点头,“大棚种植后面还得要有你管着,毕竟你是农业队长,农业技术方面比较擅长。”

    “县里餐馆方面,我负责,亏了钱我出,赚了,20%的利润分红给生产队。”

    大棚种植这方面,陈浩不会多管,太耗费精力,而且大部分时候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。

    农业队长叫陈洪兴,50岁了,虽然几次针对他,缘由其实是嫉妒,担心农业队长的水平受到质疑。

    这个年纪的村民,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很自信,很好面子。

    但陈浩压根就没打算搞农业。

    “大棚种植归我管?”陈洪兴很诧异,没想到陈浩这么轻易就将这个权力让了出来,“可大棚是你想出来的,你又是副业队长,这会不会不合适?”

    陈浩也太好说话了吧?

    “很合适,你难道担心管不好?”陈浩道。

    陈洪兴这类人很好对付,简单的激将法,加上适当的恭维,就可以轻松拿捏。

    “管的好,我大半辈子都在土地里刨食,大棚种植其实就是控制温度,这个没什么难的。”陈洪兴立刻道。

    接下来,几人又就种植的瓜果蔬菜种类,规模,大棚材料的购置等等问题,进行了讨论。

    至于餐馆,压根就没人问。

    反正生产队不出钱,陈浩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,对生产队没啥大影响。

    一个多小时后,陈浩回了家。

    陈东升和陈伟都等着他。

    “进屋说话。”陈浩招呼两人。

    屋里缓和。

    “烤下火,暖和暖和。”童倩递过来一个火盆。

    她看着陈浩,“我刚喊他俩进屋坐着,他俩非要在外头等你。”

    两人这是在避嫌。

    陈浩没回来,童倩一个人在家,他俩主动在外面候着。

    上道,有分寸的人,才值得帮助,值得合作。

    “你俩是自己人,我也可以信任你俩,就直接说实话了。”陈浩开门见山,“在县里开餐馆,说的好听,是公私合营,实际上是个体经营。”

    陈东升和陈伟呼吸加重了些。

    个体经营是资本主义尾巴,会被批判。

    “你俩不要担心,我已经跟队长说了,20%的利润会给生产队。”陈浩道,“既然会给生产队利润,肯定会让队里开证明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在明面上,在县里开餐馆,就是合作经济,是公私合营的生意,是在帮助农业生产!”

    他盯着两人,“就是你俩后面跟其他人,将我刚刚说

第43章 进屋说话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