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,朝廷的朱高炽是有先见之明的。
朱棣这边的人一破了城,就有樊忠的人带着消息去给朱高炽汇报情况。
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,朱高炽一直都关心着这里的一切事情,所以才会不远万里的送来攻城云梯。
现在城破了,他也应该第一时间就要知道这里面的事情。
朱高炽也知道就朱允炆的那点人马,要不是有金陵城的城墙帮助他的话,他不可能撑得过去一天。
只要城破了,那就等于是胜利了。
这一点,朱高炽知道,朱棣怎么可能不知道呢。
朱允炆才多少一点点人呢?
当然,城是破了,可是不代表就没有了危机,尤其是朱允炆没有找到的情况,朱高炽对于这个事情也是格外的关注。
他知道现在朱允炆已经现身了,大家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了。
他要是逃了,将来他在哪里再一出来捣乱这也是有可能的啊。
最好的就是要把问题直接在现在解决掉。
让朱允炆直接死在战场上,这样的话,他说出去的朱允炆是假的这个事情也就可以成立。
而从今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拿朱允炆这个身份来说事情。
的的确确,朱允炆这个名字就不适合在大明出现,不适合被人提起来。
只要一提起来就会想到朱棣,就会想到靖难之役,就会去讨论夺位的事情。
这个事情在后世可以随便议论,反正大明的人也听不到了。
可是在当时这种议论就是十分危险的事情。
最好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,才是安稳环境的最佳方法。
朱高炽也想要找到朱允炆。
后来,得知了金陵城的情况,知道了金陵城已经封锁了城门,朱允炆是逃不出的了。
可是他就是一直都没有找到。
还有就是由于长时间的封城,已经出现了民怨,再不解决问题,金陵怕是又要出事情了。
朱高炽得到的这些消息,一方面是樊忠他们带来的,另一方面,朱高炽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安插了锦衣卫的情报人员进入。
因为只有这样的背景下,才可以及时知道前面的情况。
还有就是以后对于金陵城的控制也要加入议程之中了。
朱高炽就知道了金陵的所有情况。
他当然也知道了樊忠他们的为难。
不开城门吧,百姓要闹出事情来了。
可是一开城门吧,又怕朱允炆趁机逃走。
朱高炽是什么人,他是看过多少历史剧的人,很清楚,哪怕是再严格的封锁,总是有可能会有纰漏,有些是人为的,有些是巧合,还有是买通等等。
总之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。
根据这样的情况,朱高炽直接当机立断的下达了旨意,让金陵城的大明士兵按照指示办事情。
朱棣一听朝廷来了旨意,他也好奇,这旨意是什么。
能不能够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。
哪怕是多给点班师回朝的时间,或者是允许借调些粮草让他们可以继续在这里查下去也是可以的。
因为他们得胜的消息已经回到了京城。
所以,他们不能一直在这里不走,那就会被人弹劾,说他们反而图谋不轨了。
试想想也是这个道理,你去到别人家帮人家打走了小偷,结果你十天半个月也不走了,就安然的住下了,这的确是很大的问题的。
朱棣当然知道这个规矩。
所以一般打下了一个地方,要么就是班师回朝,要么就是有另外的安排。
现在金陵城已经被大明重新控制了,他们这些军兵就要回城去复命才是正理。
要是一直盘踞在这里,朝廷当然是不会放心的。
事实上历史中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,将军带兵出去打仗,攻下了城池,结果他就不走了,就在这个城池里面当起了土皇帝了。
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的。
朱棣知道朝廷的朱高炽已经知晓了这里的事情,现在的圣旨也就是他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了。
不管是班师回朝,还是另外去干什么,总之是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呆着的。
朱棣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,他就担心自己这一次又让朱允炆给跑了。
好在,他还有一个心思,那就是他是假死的,别人也不知道他的存在、
要是班师回朝的话,那么就让樊忠把大部队带走,他自己和秦放在这里,继续搜查朱允炆的下落。
以前那一次朱允炆失踪,朱棣要当皇帝,他没有机会自己去找去追,现在他已经无事一身轻了,那么就可以自己去追击朱允炆了。
追朱允炆可比马哈木要简单很多,因为朱允炆这一次哪怕是逃了,那也是只身一人。
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。
就算是一对一,年轻很多的朱允炆也不是
第147章接下来的安排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