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朱棣假死?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九章这样的朝堂才有规矩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太和殿。

    今日的朝堂氛围明显比起昨日来要轻松许多了。

    朱高炽也没有那么严肃了。

    毕竟能够留下来的,都是一些有作为的老臣。

    那些新人都是他的自己人。

    这种感觉当然是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他要求上朝的时间,比大明的旧制要晚了近一个时辰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上朝的时候,清晨的阳光也就可以照进大殿之中了。

    有阳光的照射自然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阴霾了。

    不然,他们上殿的时候,还得靠着烛火。

    朱高炽本来还想把时间推辞,达到后世的九点钟上班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一下子改变的太快,怕引起不必要的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改革上面还是要徐徐而图之才行。

    大明从洪武朱元璋开始就是一直实行的卯时上朝。

    点卯迟到,就会被当场责罚,梃仗。

    那么那些官员们,为了不迟到,就只有把出门上朝的时间提前,这样一来,有些官员甚至在半夜三点的时候就得起床,准备上朝。

    半夜三点起床,那么他睡觉的时间就要很早。

    所以,大明的很多官员是不敢有夜生活的。

    现在上朝的时间延后了,他们就可以多睡会了。

    是人都知道,人在最困乏的时候就是凌晨三四点的时候。

    今日他们虽然还是早早地来了。

    可是宫门开得晚,现在已经是阳光高照了,

    这让他们的精神也跟着好了起来。

    没有出现那种昏沉沉的感觉。

    朱高炽身穿一袭金黄色的长袍。

    体现宽广的大,看起来更加瞩目。

    他迈着十分自信的步伐,虽胖也健硕的慢慢走上了台阶。

    坐在龙椅之上。

    面带着微笑,如沐春风。

    加上他脸上的肉嘟嘟的,看起来很像是寺院进入时看到的弥勒菩萨。

    今日。

    站在百官前面的,已经是三杨了。

    三杨看上去精神有些不太好,眼睛都有黑眼圈了。

    看来昨天晚上,为了能够凑齐这些班子官员。

    他们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啊。

    不管是哪个朝代,人员的安排才是最考验人的。

    这里面牵涉太多的事情,一个处理不好,就会导致极大的后果。

    如果安禄山是朝廷中的兵部侍郎,他没有领兵在外,安史之乱或许就能避免。

    如果董卓只是一个朝中的老臣,大汉也许还有机会。

    总之,无论什么时候,其实都是人的斗争。

    这些人谁适合什么岗位,谁和谁能够取长补短,谁善于交际,谁善于做事,都是学问。

    朱高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,他们能不用心办好吗?

    这用人还要讲究举贤不避亲,还要担心陛下会不会怀疑他们在揽权,把一些重要的职位留给自己人。

    总之,这种事情就是吃力不讨好的。

    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拒绝。

    朱高炽由于没有正式册封登基,因此按照礼仪他也没有穿龙袍,也没有穿太子服。

    而是穿着象征皇帝的金黄色的长袍子,这种颜色也只能是皇家才能用。

    其实也是一样象征着最高皇权。

    “诸位臣工,朕今天有事情要宣布!”

    朱高炽的声音响彻整个太和殿。

    他体现肥胖却是中气十足。

    “想必大家也看到了,今天站在朝堂上面的有一些是新面孔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。

    是朕亲自培养出来的国士。

    今天没有出现在这里的官员,他们以后也不会来了。

    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人就是来替代他们的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的话,引起了朝堂上面的一些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不过,声音并不大,因为参与讨论的人就只有一小部分了。

    只有之前留下的那些老臣,现在才会有点想要讨论的意思。

    而朱高炽新安排的官员,他们肯定是不会去讨论自己的。

    而且朱高炽也要求过,不允许参与朝堂上面的议论,也不允许他们自己讨论。

    等着以后这一批老的官员都退休之后,朝堂之上,不需要有这种议论的声音。

    陛下的旨意就是圣旨,有话要上奏,就应该提前想好。

    有意见要提出,就应该出列,而不是在那里私自讨论。

    这样简直就是有伤大雅,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,或者拉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仇恨。

    朱高炽要的是,能够独立思考的官员。

    他可不想自己以后的朝堂,变成了明朝后期那种,动不动就在朝堂上面展开骂战,甚至大打出手的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朱高炽见到这些议论的人

第二十九章这样的朝堂才有规矩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