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财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章 哇塞,好多古代银票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我摸了摸鼻子,装出一副不确定的样子:“我也就是碰碰运气,试试看吧。”

    我开始用指节轻轻敲击书橱的每一块木板,侧耳细听。

    红木质地坚硬,发出的声响沉闷又均匀,若不是全神贯注,根本听不出夹层的细微差异。

    可即便我屏息凝神,反复敲打,依旧没发现任何异常。

    无奈之下,我只能请赵老爷子帮忙找来撬棍、镊子等工具。

    随着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第一块木板被撬开,木屑纷飞……

    慢慢地,我将书橱大卸八块,再拆解成零散的木板,一块一块地仔细检查。

   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就在我几乎要失望时,终于发现了端倪——其中一块底板的中间,有一道极细的缝隙,缝隙还被同色的木头严严实实地塞住。

    若不是事先知道书橱另有乾坤,以我这般细致的搜寻,都险些错过这个机关!

    我强忍着内心的狂喜,双手微微颤抖着,想方设法用镊子将塞住的木头撬了出来。

    于是一个拇指长、指头厚的空洞露了出来,洞口还残留着暗红的蜡封痕迹,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微光。

    “天呀,真的有个洞!里面是什么宝贝,张扬你快取出来……”李箐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,不自觉地往前凑近,胸前的珍珠项链跟着晃动。

    “小心点,千万别弄坏了……”赵老爷子也急得直搓手,浑浊的眼珠瞪得老大,恨不得立刻抢过工具自己动手。

    我同样满心期待,可越是心急越得沉住气。

    我不敢用镊子直接夹取,生怕一个不小心损坏了里面的东西。

    思索片刻,我拿起另一块木板,轻轻敲击地面,利用惯性让里面的物品缓缓滑落出来。

    随着轻微的“簌簌”声,一叠特殊的纸张出现在眼前。

    仔细一看,竟是古代的银票!

    呈靛蓝色,上面印着精美的龙凤纹,虽然历经岁月有些泛黄,但依旧难掩华贵。

    我忍不住伸出中指轻轻触碰,指尖传来的触感带着历史的厚重。

    “咸丰四年银票五十两,值得你拥有。”

    “咸丰三年银票30两,值得你拥有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张五十两的,五张三十两的,十张银票整齐排列。

    更让我惊喜的是,随着接触这些银票,淡淡的灵气被财戒吸收,戒指中的灵气明显浓郁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一叠银票,张扬你走狗屎运,要发财了!”赵老爷子早已凑到跟前,震惊地大喊,声音都有些发颤。

    李箐则一脸好奇,凑近我的耳边,温热的呼吸扫过脖颈:“银票,啥东西?很值钱吗?”

    我清了清嗓子,开始细细解释:“在我国古代,曾有一种和现代纸币功能相似的物品,就是银票。

    它不仅能用来兑换货币,还和现在的支票差不多,方便携带,适合大额交易。

    这种银票承载着历史的印记,也蕴含着丰富的钱币知识。咱们国家使用银票的历史可长了,能追溯到北宋时期,那时候银票就初见雏形。

    到了元朝,银票更是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。明朝也有大明宝钞,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面额银票。

    清朝初期原本不发行银票,可到了咸丰年间,因为战乱不断,朝廷财政吃紧,没办法才开始发行户部银票,也就是官票,还有大清宝钞。

    这些纸票能在战火中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,而且不像银锭能重铸,所以停用后就渐渐没人关注了。

    但现在,品相完好的银票在市场上价值不菲。最近的拍卖会上,咸丰时期的官票就很引人注目,五十两面值的拍出了287500元,还有两张分别以253000元和230000元成交。五两、十两面值的,价格也在60000元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那岂不是这十张银票价值一两百万?”李箐瞪大眼睛,满脸惊讶和兴奋。

    “大概是的。”

    我先冲李箐点点头,又笑着看向赵老爷子:“赵老,这些银票没问题吧?”

    “当然没问题,绝对的真品!”

    赵老爷子眼神炽热地说完,又迫不及待地说:“两百万,我要了!”

    我摇了摇头,婉拒道:“赵老,这宝贝我也很喜欢,暂时不卖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个价格已经很可观,但这些银票的品相还有提升空间,放在万宝楼里养护一段时间,恢复得更好后,价格肯定还能上涨。

    况且我现在也不急需用钱,何必急着出手?

    赵老爷子有些无奈,却也不好强求,只能郁闷地叮嘱:“若你想要出手,一定要联系我。”

    我爽快地答应下来:“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随后,我和李箐并肩走出珍宝阁。

    “这小子,竟然是鉴宝捡漏的天才……”

    赵老爷子看着我的背影,满脸都是复杂表情。

    阳光洒在身上,我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,李箐也笑靥如花

第24章 哇塞,好多古代银票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