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鸣龙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9章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乌云遮天,常驻人口百万的巍峨雄城,在昏暗天光下化为了黑青色。

    宽达百丈的朱雀大街,坐落于京城中轴线,贯穿内外城,一直延伸到城池另一头皇宫之外。

    三百精锐黑甲武卒,骑乘烈马踏过街面,铁凤章身着全甲,宛若一尊铁塔,扛着大旗走在最前,中心则是驷马并驱的奢华车辇。

    天街两侧,无数百姓驻足瞩目。

    虽然京城风平浪静,并没有传出什么消息,丹王也不是第一次进京。

    但所有人都知道,车中就坐之人,如今是掌管数县之地的亲王,但再过几日,就将成为执掌三万里山河、决定数万万百姓生死的大乾皇帝!

    谢尽欢坐在驷马并驱的车辇中,面对京城百姓的注目礼,心头难免有点压力。

    忙完三江口的事情后,他第二天一早就坐船往京城折返,轻舟快船顺流直下,速度非常快,结果在洛河追上了丹王的队伍。

    他尚不清楚缘由,登船询问,才得知太子出事、何天齐捣鬼等等事件细节。

    丹王此行就是入京继位,但并没有太多喜色,遇上他就带着一起走了,靠岸登上车辇都没放人,导致冰坨子、花师姐只能悄悄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此刻发现祝文鸳等人都跟在车厢外面,谢尽欢坐在帝王车辇中,觉得不大适合:

    “王爷,要不我下去随行,坐在这里,若是被御史言官瞧见,容易被扣个‘恃宠而骄’的大帽子……”

    丹王穿着丧服,目光一直望着视野尽头的皇宫,气态儒雅不失威严,但眼底尽是哀色。

    听到话语,丹王回过神来,并未让谢尽欢下车,而是叹息道:

    “世人皆言皇帝乃天命之子、万人之上,实则这是个苦差事,不如当闲散王爷。”

    谢尽欢清楚大乾局势,知道丹王这不是‘你可害苦了朕’硬装。

    大乾的国祚传承,早在二十年前就乱套了。

    赵氏能得国,源自于乾太祖率领诸教修士,乃至亿万万百姓,平灭苍生大劫,功勋虽然比不上首次统一南北的人皇,但也在史上排前几。

    而随后的太宗,用了四十年时间,给大乾打下盛世基础,文治之功也名列前茅。

    但可惜太宗老年犯浑,有点宠次子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‘建安之变’,苗正根红的皇太子,被二皇子砍了,乾帝又把二皇子砍了。

    乾帝在朝中唯一根基就是老丈人,匆匆忙忙接班,一帮老臣根本看不上他,执政可谓如履薄冰,所有精力都用在肃清内部之上。

    乾帝也算猛人,天崩开局依旧把局势稳住了,就等着儿子接班,结果临到头来爆了个大雷,自己死是小事,培养多年的储君没了,换成半点基础没有的丹王上位。

    丹王可能不怕死,但想把这烂摊子盘顺真不容易,毕竟乾帝登基的时候,内部有点乱,但北周是已有‘亡国之相’自顾不暇,外部压力不大;而他上位直接是:

    “我?对付‘朝野归心、威震漠北、兵扎西域、剑指南朝’的郭太后?我拿什么对付?送个美男去当祸国妖妃?”

    谢尽欢知道这皇帝当不好就是亡国之君,但人微言轻,此时也只能劝慰:

    “王爷用人不疑,德行朝野有目共睹,如今何氏妖寇已经铲除,道佛掌教都在京城坐镇,往后定然顺风顺水。”

    丹王叹了口气,眼神犹如皇叔看孔明:

    “道佛皆有过失,本王如今信得过的人,也只有你一个,只可惜你道行太浅,不然你为监正,本王带兵亲征北周,都不怕京城出乱子。”

    “?”

    谢尽欢本该感激涕零,但老登在北周,心里就只剩下:

    “你打北周做什么呀?这地方我正用着……”

    谢尽欢略作犹豫,回应道:

    “如今政局不稳,冒然对北方用兵恐怕不合适,要我来看,此事等世子……等皇孙上位,方可徐徐图之……”

    丹王如今连把逆子赐死的心都有了,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本王岂会想着生战事,但郭太后不是善茬,如今朝中巨变,本王根基不稳,她不乘机做点事情,怎对得起这天赐良机。本王近日,准备派人出使雁京,摸摸北朝确切动向……”

    去雁京?

    谢尽欢心头微动,坐直几分:

    “王爷准备派谁前去?”

    丹王略微打量谢尽欢:

    “你想主动请缨?”

    我哪敢接着这差事……谢尽欢连忙抬手:

    “我不过一介武夫,当不起此重任,只是未曾去过,想跟着当个护卫,见见世面。”

    丹王稍作斟酌,回应道:

    “此事容本王商讨一二,你有伤在身,近日先在府上好生休养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如此闲谈间,队伍抵达了正安街。

    长宁郡主和令狐青墨,都已经在府邸外等待,身侧则是侯管家、刘庆之等王府人手。

    世子赵德着丧服立在门前,衣冠整洁

第219章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