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黑牡丹》开拍已经迫在眉睫了。
距离十一月十六日,仅有一周不到的时间。
十一月初,京城深秋的寒意愈发清晰。
怀柔影视基地清晨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湿润的雾气,吴宸这些天也是频繁往返此处。
基于基地东北角,一整片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街景搭建已经完工了。
整个主场景宛如封存时光的旧卷。
灰墙老瓦,木窗斑驳,而一所昆曲剧院深处仿佛隐着一股陈旧戏骨的气息。
院内练功房木地板泛着旧时代的油光,墙上贴着八十年代的手写排练表,标着“《游园》早功700”“杜丽娘试妆1400”。
纸伞、水袖、旧曲谱静静地摆放在屋角,像是刚从记忆中拾回。
许家正宅更显出传统的规训意味:
梨花木桌,绣帘低垂,一座铜香炉里残香未散,墙上悬着一幅“以德养艺”的匾额,笔力深沉。
整个布景把那种“家风森严、身若春水”的氛围压了下来。
吴宸穿着黑色风衣外套,站在布景前,手中拿着剧组调度表,神情专注。
“练功房的地板再旧些,走动的时候要有木板松动的吱嘎声。”
他对布景组交代,“许家的砖墙再斑驳一点,别忘了这是风雨几十年的京城老宅,不是仿古景点.”
“还有,柳青出场的胡同要做出压迫感,墙面要灰一点.”
还未检查完布景,吴宸的手机便响了起来,来电显示:庞洪。
电话一接通,便传来庞洪的兴奋声:
“吴导!杨厂长明天就来京城,想跟你见个面,把这事给敲定下来.”
吴宸一听就知道宁影借到钱了,直接回应:“没问题!”
翌日下午,星宸影业与宁夏电影厂正式签约的消息,扫过沉寂的国营厂系统。
消息的源头,来自宁影厂官网首页最显眼的位置。
那是一张照片,杨洪涛与吴宸站在星宸影业办公楼前,笑意春风,背景是一条横幅,赫然写着:
宁夏电影制片厂与星宸影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携手打造新项目《画皮》
照片摆得很大,生怕业内有人眼神不好。
这一招果然奏效。
原本还在私下泛酸的老厂同仁们这次没泛酸了,只是泛苦。
“真给宁影借到了!”
“宁影绝对踩了狗屎运!”
“不会真要翻身吧”
“.”
不止国营厂内部,就连民营影视圈也蠢蠢欲动起来。
虽然剧本他们看过,但是耐不住这是吴宸接下来的剧本,万一能变废为宝呢。
《逃出绝命镇》一部几百万美元的片子,如今在北美都快破亿美元了。
吴宸的实力还用得着多说嘛。
一通通试探的电话接踵而至:
“吴导,对,我是太合影视投资的.”
“吴导,我是紫禁城影视许建海”
就连顾长未也打来电话,不过是帮保利华艺出面的。
“保利华艺的英总托我问问《画皮》的事.”
“师兄,剧本还没写完呢,而且这件事上宁影厂也有建议权!”吴宸笑着应道。
“明白明白,对了你新电影什么时候开拍来着?”
“周四.”
“.”
另一边,华艺的王中雷正挂了电话。
“怎么样?”王中君靠在椅背上,问的十分随意。
“吴宸说,暂时确定不下来,宁影厂也有建议权。”王中雷摇了摇头。
“托词罢了,不过那就联系宁影吧,《画皮》不可能就星宸和宁影两家吃完的,有机会就争取一下.”
宁影的杨洪涛和庞洪两人如今都有了幸福的烦恼,电话一个接一个,但依旧笑得合不拢嘴。
特别是庞洪。
他想到了前些个月被人一一婉拒的时刻,到如今仿佛过了一个世纪,不由感慨起来:
“老杨,你说今天这样的场景换作几个月前,我肯定是不敢想,有点陌生啊,我刚才还是在恍惚,这还是咱们宁影吗,一个山卡拉的小厂.”
杨洪涛闻言笑了笑:“别感慨了,老杨,这是宁影最后的机会了,这要是没成,咱们就准备各奔东西吧。
前两天局里宁夏办事处的人看到我人都想直接躲起来,生怕我再借钱”
庞洪略微思索,沉吟道:“应该不会输吧,这要是都不成,只能说我们命不好.”
在他看来,国内如今还有谁比吴宸更稳的导演了吗?
出道以来就没输过,小成本也是大爆。
“我昨天和他打听过,他应该不会担任导演,不过剧情和电影把控他会主抓.”
“.”
而此时业内看过原版剧本的人也有些懵圈。
说好的故事老套呢?
第201章 宁影幸福的烦恼,叫师姐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