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斯科能去,尼克松也能谈,戴高乐的亲笔信能看,切格瓦拉也能来。
华国从来很清楚自己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可以灵活变通的地方。
没有哪个国家比华国更能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。
华国一直都非常清楚计算机的作用,在1956年制定的《1956—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里就有明确写到:
“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以机械化为基础,由机械化发展到个别过程的自动化,然后再发展到全面自动化。”
“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,需要在整个控制系统里装上计算装备来代替人脑的运算。最先进的最复杂的计算装备就是各式各样的电子计算机,它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。电子计算机的创造已为计算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纪元”
甚至他们已经看到了硅基从原理层面能够发展光伏:
“利用半导体可以把光能和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。半导体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应用正在日益发展中。”
上述是发展纲要里的原文。
从发展纲要可以看出,1956年的华国尽管是刚刚苏醒过来的孱弱大国,空有骨架而无血肉,但华国知道自己的使命,知道技术落后的惨痛代价,知道要朝什么方向发展。
从整体论的角度,华国和其他起跑线上的相似国家有着天然的优势。
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,以XM-01电子计算器为成果,钱院长和华罗庚的猜测为杠杆,为整个51区撬动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待遇。
从51区的成立初见端倪,束星北改名加入出现可能,到今天真正拿到这样的待遇。
华国的前沿科技开启了全新的篇章。
远在阿美利肯的林燃自然不知道这么多,他知道自己的蝴蝶效应肯定会很强劲,不改变才不正常,但他绝对想不到会是这样的改变。
因为在他的计划里,他得亲手点燃全世界的火焰。
在这个年代,芬兰是欧洲很特殊的存在。
他们几乎是整个欧洲唯一能同时做两边生意的公司。
苏俄出口石油到芬兰,然后芬兰再将石油出口到西欧国家。
芬兰不可能不恨苏俄,无论是二战历史,还是二战结束后苏俄硬生生从芬兰手里割走了10%的土地和3亿美元的战争赔款。
但为了保持中立态度,芬兰人很清楚以自己的地理位置,但凡敢和阿美利肯搞到一起去,他们就永无宁日了。
在战争结束后芬兰拒绝了阿美利肯的马歇尔计划,靠自己节衣缩食四年时间还清了所有赔款,和苏俄签订友好条约的同时,靠着中间转口商的身份既保证自己不加入苏俄阵营。
苏俄同意芬兰加入欧洲理事会和联合国。
同时也因为没加入WTO,这里的W不是World,而是Warsaw,阿美利肯也不阻止他们和西欧做生意。
在忍辱负重数十年之后,在2022年之后抓住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,跳船加入NATO,把毛子给恶心坏了又拿他们没半点办法。
绝对的小国操盘的范本之作,忍辱负重可以,只要能让我达到目的就行,出现机会,我一定不会放过。
更准确来说,芬兰在选边站这件事上,非常非常的巧妙,手段比某个单边站的半欧洲国家要强得多。
而现在,芬兰是少有的能做双方的生意。
华国的51区看上芬兰,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特殊的身份。
至于为什么不选香江,因为香江还是英格兰管辖的地方,卖香江只能走非官方地下通道。
作为销量目标是千万的电子消费品,除非香江到内陆的海上一夜之间长满了船,而且这种船还得是隐形的,白皮和狗腿们看不到的才行。
所以香江不现实,芬兰才现实。
而对华国而言,芬兰说白了只是中转站,大家谈妥之后,货未必就需要拖到芬兰过一道水,在东德过也行,在英格兰或者法兰西过也行。
反正最后销售的时候挂的是芬兰的牌子。
维尔塔宁的意思是溪流,这是芬兰的常见人名,他自从在华国展台见到XM-01之后就魂不守舍。
无论产品本身,还是这几天来,现场采购商、电子企业厂商又或者是各国代表的表情,都充分说明了一件事,这玩意商业价值巨大。
大家比IBM的深蓝来展览还要更加热切。
毕竟消费者不需要深蓝,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都不大需要一台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人,但他们很需要能够进行科学计算的便携式小型计算器。
这在当下,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产品,跟iPhone问世一样,半导体产业的iPhone时刻到来了。
作为Neste电子贸易板块的采购负责人,他的敏感度告诉他,如果能够采购到XM-01,他们肯定能从中大赚一笔。
过去,他们部门的利润来源一部分就来自华国,华国的熊猫牌电子收音机,转卖
第203章 冤大头来了(5k加更)(1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