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2章 胜利的曙光,接亲闯关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瑶寨也是过“端午节”的,他们称之为“瑶节”。过节那天会杀鸡杀鸭,吃粽子,并在大门口悬挂葛麻藤,代表辟邪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老三,你要不等过了节再走?”

    “谢谢阿公!不过家里大哥大嫂等着呢,我一会就得回去。”

    方唯婉拒了阿公的挽留,还是回到家里过了节。

    反正他和盘莲花很快就要成亲了,以后在一起过节的时候会很多,倒不必在意这一次。

    社员们开开心心的过了个节,接下来就要准备夏收了。

    队里的旱田早春种植了烤烟,收获的日子要晚一些。方唯的那一亩坡地种的是花生,赶在夏收前就开始采收。

    采收农作物,点数+630,总点数:34862点。

    花生的亩产相对稳定,这一季的亩产为630斤。

    这一亩坡地下一季会种植黄豆,再下一季会种植红薯。

    采收完花生,方唯和方平将地重新翻了,随即播种了黄豆。

    “方队长,你倒是个勤快人,这种植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差不多忙活完了,方唯正准备离开,常温元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。

    “常局长,我种了点黄豆。你怎么突然来了?走,先去家里喝杯茶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培育不育株很顺利,最近又得到了一些野生不育株,我刚好最近不忙,给你送一部分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敢情好,多谢!多谢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边说着话,一边往回走,很快就来到了方家。

    屋里坐着几个人,田桂花正在招呼。他们几个是和常温元一起的,只不过刚才没去坡地那边。

    稍后,方平也回来了。

    方唯把刚刚人家给他的野生不育株交给大哥,让他赶紧安排人进行移栽。

    “方队长,要是不麻烦的话,一起去看看?”

    常温元坐不住,想要去试验田那边转转。

    方唯无所谓,就陪着一行人走出了家门,去了试验田。

    说是参观,等到了地头,跟着常温元的来的人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,方唯都一一做了回答。

    “方队长,过几天省农科院的几位同志,会到我县指导工作,你要去和他们交流一下吗?”

    常温元的心很大,农科院的人是他想尽办法邀请来的,目的还是为了推进杂交水稻的研究。

    方唯考虑马上就要夏收了,便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好意思,常局长,我这边的事情太多实在是走不开。等以后吧,以后要是还有机会,我一定去。”

    “那真是太遗憾了!”

    常温元带队在这边呆了两天,还是公社进行了接待。

    他们走的时候感觉很有收获,下一步的研究也有了思路。

    方唯默默的为他们送上了祝福,这项研究旷日持久,没有一点执着精神,还真不一定能进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匆匆数日。

    转眼到了夏收的时节。

    试验田这边提前进行了收割,形势一片大好。

    首先是70亩“贡米”,总产量达到了25200斤,平均亩产360斤,有了不小的提升。

    采收农作物,点数+25200,总点数:60062点。

    请注意,现有的贡米品种即将达到亩产上限,上限为每亩365斤-395斤

    贡米的产量上限果然不高,这个情况没有出乎方唯的意料。

    另外的不育系和新的杂交水稻品种(不育株+贡米),则无需统计产量,毕竟还是试验品。

    “老三,新的杂交水稻品种,看起来卖相还不错,颗粒饱满,光泽度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研究工作还在继续,育种小组碾了一些新品种的大米,记录了相关的数据。

    中午。

    方唯让田桂花用这种大米做了一锅米饭。

    “大哥,大嫂,吃起来感觉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口感不错啊,和贡米的味道很像,相似度起码可以达到八成以上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觉得不错,挺好吃的。”

    方平和田桂花对新品种大米的评价很高,方唯自己也细细品尝了一下,觉得真不错。

    现在就是不知道这种杂交稻的特性能否稳定遗传,下一代会不会产生性状分离?现在能基本肯定的是,贡米属于“恢复系”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贡米+不育株杂交结出的稻种,在种植之后会呈现正常的特性,雄性花蕊和磁性花蕊一切正常,可以进行自花授粉。

    但这个还需要再次进行验证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夏种,这一次会种植90亩的新品杂交稻,10亩各种类型的不育系稻子。

    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,优红三、贡米、不育株,杂交稻种.如今只等着新的杂交稻成熟,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。

    之所以进度这么快,是因为方唯不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。

    比如像植株的倒伏问题、抗病虫害的问

第122章 胜利的曙光,接亲闯关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