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9章 赶鸭子上架,当队长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这条路虽然很早之前就废弃了,但像关崇阳这个年纪的人还能记起来。

    三人沿着这条路走了2个多小时,便走上了另外的岔路。

    “老爷子,妹子,咱们歇一会吧,刚好吃点东西。”

    这一路上休息的次数不多,关崇阳走的不算快,但耐力很好,倒是让盘莲花感到很惊讶。

    方唯还好,之前和老爷子一起外出打过井,对他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。

    中午,三个人吃了一些干粮,便继续赶路。

    一直到下午5点多,才看到了“三清观”的轮廓。

    这是一座不大的道观,敲开门,关崇阳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,对面的那个人正是他的师弟。

    走进道观内,孙道人去烧了茶,师兄弟两人就聊了起来。

    方唯和盘莲花在道观里转了转,整个建筑分为三间大殿和几间偏房,占地面积不大,到处都是岁月斑驳的痕迹。

    整个道观也就三个人,孙道人六十来岁的年纪,带着两个四十岁左右的徒弟。

    道观后面的缓坡上有开垦出来的梯田,师徒三人在山上也需要耕作,隔挺长时间才会派人下山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。

    像食盐、蜡烛等等,都需要购买。

    山上有一片油茶林,更远的地方还有油茶树和板栗树,师徒三人就靠着这些度日。

    方唯觉得孙道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,粗茶淡饭,几乎与世隔绝。不过他也很清楚,没有人能做到彻底避世,再过几年,不知道此处还能如此的清静吗?

    晚上。

    孙道人弄了几样蔬菜,主食是红薯饭。

    “道长,你们的粮食够吃吗?”

    “不够,每年都要下山想办法。不过修行之人没那么多的需求,粮食多一点少一点都能熬下去。”

    孙道人说话不徐不疾,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。

    方唯观察过,对方虽然有些瘦,但面色红润,脸上几乎没什么皱纹。

    “道长,我这里带了一些高产稻种和黄豆,你回头可以尝试种植。”

    来之前,方唯就听关崇阳说过,他师弟在山上修行,始终保持着自己耕种的习惯。

    这让他感到很惊奇,毕竟在他的印象里,和尚道士都是靠“化缘”维系生活的。

    所以他才会带上一些良种,算是一份心意吧。

    “哦?那我可要尝试一下。”

    孙道人微笑着点点头,显得很有兴趣。

    关崇阳终于找到了话题,就把南光一号和瑶岭黄豆的产量吹嘘了一遍,还特意说明,这些都是方唯自己搞出来的。

    孙道人啧啧称奇,提高粮食产量这可是无量的善举,他不禁冲着方唯施了一礼。

    方唯和盘莲花早已吃饱,他赶紧拉着妹子跑出去了。

    这一晚,关崇阳和实地聊到很晚,具体聊了什么方唯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他和盘莲花被安排在了厢房休息,一人一间房间,紧挨着。两人走了一天的山路,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吃过饭,关崇阳等三人便下了山。

    “老爷子,你的身体真的很棒,和我阿公一样,都能长命百岁。”

    盘莲花真的很佩服关老爷子,同时也让她想起了阿公。

    方唯背着背篓走在前面,早上离开的时候,孙道人给了关崇阳一个包裹。

    里面有什么他不知道,但真的很重。

    盘莲花在飞水潭和他们分开,直接回了寨子。

    方唯和关崇阳回到村里,天都黑了。

    “老三,师弟给我的东西你帮我保管着,要是哪一天我不在了,它就是你的。”

    方唯把关崇阳送到家,刚想取出对方的东西,却被老爷子阻止了。

    老爷子让他把包裹带回去帮忙收好,却没有说包裹里面是啥。

    方唯也没有问,背着背篓就回到了家里,将包裹和那两根金条藏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随后才去大哥那边吃饭。

    时间匆匆。

    大家又迎来了秋收的日子。

    首先是试验田开始割禾,20亩的农垦58粳稻全都收割完毕。

    试验田里还有一小块地种着“天然雄性不育株”,这个需要再等一等,这可是来年培养“不育系”的关键。

    郑先发一直关注着农垦58秋收的产量,等回头他需要了解一下瑶寨那边种植农垦58的情况,才能决定来年的晚稻是否会尝试种植。

    当然,他更关心的是大田秋收的产量。

    时间不长,试验田的统计数据就出来了。20亩农垦58的总产量是14760斤,亩产为738斤,和上一季几乎没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采收农作物,点数+14760,总点数:35137点。

    接下来,大田开始收割,整个生产队的人都等着最终的结果。

    数日后,郑先发在谷仓这边宣布了产量数据,亩产为498斤,总产

第99章 赶鸭子上架,当队长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