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0章 双针寻龙法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关老爷子,小方,欢迎欢迎。”

    打井队的负责人还是廖技术员,他和方唯比较熟悉,但和关崇阳还是第一次打交道。

    关崇阳并不是对谁都冷着脸,微微一笑回应道:

    “我们未必能帮得上忙,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尽管安排,尽力而为。”

    有关老爷子在前面顶着,方唯根本不需要表态。

    廖技术员不管这些,随即带着二人去了田家大队一队,开始做实地勘察。

    “整个田家大队的旱情都很严重,我找到了一处地下水源,但根据测算,地下水位距离地面很深,起码有150米,我们的技术条件达不到开采要求啊。”

    廖技术员一边给方唯、关崇阳介绍情况,一边把二人带到了之前的钻探点。

    关老爷子到跟前看了看,然后嘴里念念有词,像是用脚步在丈量什么。

    方唯觉得对方的手里应该再配上一个罗盘,那样才更带感。

    他相信对方是有真本事的,但究竟效果如何,还真不好说。

    总之,他会一直跟在老爷子的身后做一个小透明。

    忙乎了很长时间,关崇阳才走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我判断,附近的地下水位都很深,咱们去那边瞧瞧。”

    本地多山多丘陵,耕地本就不多,水利设施也很落后。

    随后他去村里看到的几口井,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了,反正近二十年村子没打过新的水井。

    二十年弹指一挥间,但有些东西还是会发生变化的。

    午饭是在生产队的队长家里吃的,打井队这次来了四个人,加上方唯和关崇阳就是六个人。

    等事情结束之后,公社会给负责接待的社员支付钱款和粮票,不吃白食。

    吃过饭休息了一会,关崇阳继续在田野间转悠。

    “老爷子,有没有什么收获?”

    眼见得快到傍晚了,廖技术员忍不住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他知道自己的技术水平很一般,倒是期望两个外援能有所突破。

    “情况不是很好,你给我三天的时间,三天要是搞不定,估计谁来了都没用。”

    关崇阳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,要就不来,既然来了就一定会竭尽所能的。

    方唯不懂对方的那一套理论,但对于在当地打井的难度早有心理准备。

    当地地质结构复杂,地下水位很深,而现有的技术和设备都不够看。

    下午还是无功而返,吃过晚饭,关崇阳和方唯便坐在主人的院子里乘凉。

    燥热的天气稍好一点,起码夜晚吹过来的风有了一丝丝的凉意。

    “关大爷,您老的身体比得上年轻人,跑了一整天也不累。”

    关崇阳70岁的年纪,须发都白了,气色看着不算太好,但精神很健旺。

    大家忙活了一天的时间,廖技术员吃完饭没多久就去歇着了,而方唯和关崇阳都跟没事人似的。

    方唯年纪小,身体素质碾压同龄人,关老爷子同样不简单。

    “哈哈,我的身体底子不错,最近承蒙你的照顾,吃了几顿饱饭,累一点不碍事。”

    关崇阳哈哈一笑,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。

    他这一辈子吃过苦、享过福,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养身锻炼,很有成效。

    当年,他可是有名的风水先生,别的不说,光是帮人寻水脉打井就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后来因为赖以生存的职业无法继续下去,这才回到了村里养老。

    他之前和方唯压根不熟,只是耐不住饥饿才给了对方一份水脉图。

    后来通过慢慢接触,他才喜欢上了这个后生仔。毕竟对方读过书、脑子灵活,小小年纪就懂得人情世故。

    两人因为水脉图走近,又是因为水脉图一起出来找水打井。

    坐在一起乘凉,几乎是无话不谈。

    方唯很好奇关崇阳寻找水脉的秘诀,关崇阳也不藏着掖着,主动说了很多。

    风水先生并非像方唯理解的那样,只是帮人看阳宅和阴宅,他们还会帮人寻水、寻矿。

    如今早已不兴这些了,如果不是今年大旱,公社和队里也不会请关崇阳出山。

    说实话,唐泽这么干还是担了一些风险的,是一种无奈的选择。

    “关大爷,听你讲了这么多,受益匪浅。时间不早了,明儿还得早起,进屋休息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越聊越高兴,不知不觉天色已晚。

    方唯和关崇阳这才回去歇息,借宿的人家房屋比较多,住宿条件倒也过得去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关崇阳让人去找了两根铁丝,然后亲手做成了两个简易的探针。

    探针呈九十度,一头长一头短,短的一截装在木头手柄里,转动很灵活。

    他双手持着两根探针,手臂向前伸,与胸口平齐。

    探针指向前方,不停的微微转动,两根针时而接近时而远离。

  

第30章 双针寻龙法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