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林旭让王欣凌带着三首歌的歌谱与编曲构想送去找朴束。
王欣凌带着林旭的嘱托跟一丝好奇,郑重敲响了朴束公寓的门。
“朴大哥,这是林大爷让我交给你的。”
她将牛皮纸袋递过去,声音清脆。
“林大爷说,他相信这些歌,你会喜欢。”
朴束默默接过,指尖触碰到纸袋的粗糙质感,微微一顿。
“替我……谢谢林老先生。”
他的声音依旧沙哑,却比之前多了几分r人情味。
王欣凌笑着点头,没有过多打扰,便转身离开了。
公寓内,朴束关上门,背靠着冰冷的门板,缓缓滑坐到地上。
他拆开牛皮纸袋,三份整齐的歌谱映入眼帘:
《白桦林》。
《生如夏花》。
《送别》。
每一份歌谱的背面,都附带着林旭亲手写下的几行小字,讲述着歌曲的创作背景、情感内核与意境延展。
朴束拿起旧吉,拨动琴弦。
《白桦林》的旋律,带着一种北方战斗民族民谣特有的忧伤与辽阔,从他指尖流淌而出。
歌谱背面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凄美感人的战争爱情故事,那份生离死别的无奈与漫长等待的绝望,轻易便揪住了朴束的心。
他尝试着哼唱,沙哑的嗓音竟与这首歌的意境无比契合,仿佛他就是那个在白桦林下等待爱人归来的孤独旅人。
接着,他翻开了《生如夏花》。
这首歌的旋律与《白桦林》截然不同,带着一种近乎极致的绚烂与决绝。
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”
林旭在背面的一行小字,如同一道闪电,劈开了朴束心中长久以来的阴霾。
他弹奏着,歌唱着,感受着那种向死而生的磅礴力量,仿佛要将生命中所有的压抑与不甘,都在这极致的燃烧中释放。
最后,他的目光落在了《送别》的歌谱上。
仅仅是看到这两个字,朴束的心脏便不受控制地紧缩了一下。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…”
当第一个音符从他指尖与喉间溢出,一种难以言喻的巨大悲伤与眷恋,如同潮水般将他瞬间淹没。
朴束的心中突然泛起对挚友离别的不舍,对人生无常的慨叹,以及那份“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”的苍凉。
他的视线开始模糊。
此刻,朴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林旭。
那个在他最落魄、最绝望的时候,像一束微光般照进他生命中的忘年之交。
没有居高临下的施舍,没有虚情假意的安慰。
只有默默的陪伴,温热的饭菜,以及w为他写下的一首又一首懂他的歌。
这不是简单的知遇之恩。
这是……挚友!是贵人!
“问君此去几时来,来时莫徘徊…”
朴束再也控制不住,泪水决堤而下,砸落在歌谱上,晕开了一片墨迹。
他泣不成声,将脸深深埋进臂弯,任由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情绪,在这一刻彻底宣泄。
这些歌,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。
每一句歌词,每一个音符,都精准地契合了他内心的忧郁气质,以及他对生命意义那份执拗的探寻。
朴束心中认定:林旭,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!
这一刻,他坚定了自己决心。
他要参加演唱会。
为了报答林旭的知遇之恩。
也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。
更是为了所有像他一样,在城市角落里孤独歌唱的同行们,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!
第二天清晨,朴束主动来到了星尘音乐。
他没有去林旭的办公室,而是直接走进了录音棚。
这是p朴束第一次,主动“使用”林旭为他提供的资源。
而林旭却早已等候在那里,身边还站着一位头发花白,眼神却锐利如鹰的老录音师。
“朴束老弟,你想通了?”
林旭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。
朴束重重地点了点头,眼神中闪烁着一种久违的光彩。
“林老哥,我想好了。”
“我想唱这些歌!”
在林旭的简单指导和顶级录音师的专业协助下,朴束开始试录这三首新歌。
当他抱着吉他,站在麦克风前,闭上眼睛,将所有情感倾注于歌声之中时。
他那惊人的乐感,独特的嗓音控制力,以及对歌曲情绪近乎完美的把握,让那位见惯了大场面的老录音师都忍不住连连点头,眼中满是赞叹与惊喜。
录音的过程中,朴束逐渐放下了所有的拘谨与不安。
音乐,成为了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。
歌声,成为了他灵魂唯一的出口。
他仿佛又变
第45章 三首经典,征服朴束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