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宗上记载。
丑时三刻,城中起了大火。
当值的捕快赶过去的时候,大火已经几乎将整栋宅子都给烧毁。
事后调查得知,当夜曾有人见到一个女人以及多名和尚在宅子内起了争执,事后便发生了火灾。
但奇怪的是,在火灾现场并未发现任何一具尸骨。
除了宅子被烧毁之外,其余没有任何损失。
最后以意外起火结案。
卷宗的记录也就到这里便结束。
不过谢成发给杨珩的留有他自己的批注。
其下写道:
“子瑜兄,我向来不信那些佛陀,凡是涉及到和尚的事情必定会查个清清楚楚,这次同样没有例外。
我和刘权蹲点了好几天,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。
那宅子中的女人,竟然是皇帝曾经的宠妃!!!”
“到给你发信息的时候,我已经预测到我将会面临什么,
若是将来你来到城中寻不到我,千万不要深究,保全自己才是重中之重!”
字迹到最后已经有些凌乱,跟前面工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想来谢成当时也并不平静,甚至预感了自己之后会遭受不测。
姜毅看完之后,叹息一声。
“看完了?”
杨珩放下手中的纸笔。
“嗯,所以谢成真的遭遇不测了?”
杨珩叹息道:“大概率吧,我曾花了许多时间来寻找他的踪迹,只可惜一无所获。
后来我选择加入缉妖司,为的就是继续跟那群妖僧做对抗。”
“当今大炎朝,也就只有缉妖司能够跟那群和尚对抗了。”
姜毅不解:
“子瑜叔,那群和尚到底给了什么好处给皇帝,才让皇帝给了他们如此大的权力?
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,清剿了整个道教。”
杨珩道:“长生。”
简单的两个字证明了姜毅之前的猜想。
皇帝果然是因为想要长生才会给和尚们放权,并在背后大力支持。
“如今的大炎朝无内忧外患,因此皇帝也并无什么功绩,只是将上一代的盛世维持了下来。
不过随着皇帝的年岁增长,他也越发的害怕死亡。”
“当年道教尚存的时候,皇帝便已经沉迷炼丹,
耽误国事,民生凋敞,百姓苦不堪言。
身为道教一员的国师自然是极力劝阻,联合文武百官上书。”
“皇帝最后顶不住压力,最终屈服于百官之下。”
“但这只是表面的,身为皇帝想要办一件事实在是太简单了。
他依旧在暗中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,企图打破帝王短命的桎梏。”
“缉妖司的成员便是皇帝手中最好的武器,他想要什么,缉妖司都能够给他搜罗过来。
直到有一天,一位苦行僧带着一尊缺失左臂的佛像找到了皇帝。”
“两人之间的密谈不为外人所知,不过从那之后皇帝便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。
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推行佛教,接着以雷霆之势清剿道教。
此举再次引起百官们的反对,只不过这次皇帝以武力直接镇压!”
“杀得文武百官为之胆寒,不敢再出声。”
“之后,佛教的推行便无比顺利。”
姜毅听完杨珩的讲述,总算是明白了佛教推行背后的原因。
果然涉及到长生,不管是谁都会失去理智啊。
“子瑜叔,那后来呢。”姜毅又问。
“佛教得到了皇帝的支持,接下来的第二步自然是获得百姓的认可。
跟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些差不多,帮助百姓,获取他们的信任。
到了这一步后,佛教的推行便再没有阻碍。”
杨珩说到这里也有些无奈:
“如今佛教的势力遍布整个大炎,短短几年便超越了曾经的道教,
因此,我们的前路也是充满荆棘。”
“一个一个查过去自然是不现实的,好在这座城跟皇帝有紧密联系,要不然他也不会让自己的宠妃过来。
我们暂时的目标就是把城外的法华寺连根拔起!”
姜毅了然。
事到如今,一切都有迹可循,甚至彼此间都紧密相连。
现在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一场大火?
单纯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的话动静是否过大。
“子瑜叔,我现在还有一事不明,三年前出现的那场大火,究竟有何目的?”
杨珩回答道:
“经过我的调查,那场大火并非和尚或者皇帝的宠妃所为。
曾经我也陷入了误区,认为那火是他们为了掩人耳目才放的。
可随着我的深入调查,发现那火其实是给了我提示。”
“对付那群被
第63章劫烬生莲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