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学的都是初高中知识,李明根本就没打算把书本带回去,在一切事情都搞定后,他离开了教室,准备骑车回家。
走在离校的路上,李明在心里盘算着一年后学个什么专业,可想来想去,他发现自己想学的还挺多,一时间拿不定主意。
“算了,到时候再看吧!”
李明打开了车锁,回到了厂里。
这时候还没下班,他一头钻进了一车间,发现胡先进和孔主任都不在,问了才知道他们被叫去临时开会了。
李明自觉地翻看起胡先进放在办公室的相关书籍,对书籍中被重点圈出来的内容进行了仔细的研读。
临近下班,李明都开始收拾东西,准备下班了。
孔主任与胡先进前后走进了办公室,李明赶忙给二人到了两杯水,送到他们面前。
“嗯,越来越有眼力劲了。”
“李明啊,这几天可能又要辛苦咯。”
随着孔主任的开口,李明得知为了迎接国庆,经贸局下发了新的生产计划,要在国庆前生产三十万斤的各类产品。
“三十万斤?这么多?这是要干什么?”
“除了给各单位的职工们当做福利发放,其他的都由各地供销社负责销售。”
“这可是三十万斤呐!本来我们的产品就不太好卖了,生产这么多万一卖不出去这么办?”
孔主任一耸肩:“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你的功劳!”
“啊?”李明一脸茫然。
“自从你上次改进了包装方案之后,不是卖的挺好的么?经贸局一下子有了信心,本来打算只生产二十万斤的,结果硬生生的加了十万斤。”
李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,他也要喝口水缓一下。
“改进包装是为了减少破损率,上次卖的好我觉得是大家觉得新鲜,而且也只有区区六万斤左右,我问一下,这三十万斤里面有多少是作为福利发放的?”
孔主任掰着手指头算了算,江州本地的国企职工加上各机关单位,撑死消化一半,再加上外地的一些单位,再消化个几万斤左右。
至少还有七八万斤要走向市场,通过供销社去销售。
“孔主任,经贸局是不做市场调查的么?我们刚刚生产完一批产品,才不到一个月,老百姓肯定还没消化完,怎么可能还有人买?”
孔主任抽着烟,他在开会的时候也犯了嘀咕,但自己只是一个车间主任,没多少话语权。
“李明,你刚进厂可能不太清楚,现在咱们厂还是根据上面的计划来进行生产的,卖不出去总比坏在路上要强的多。”
“嗯?这有什么说法么?”
“那大不一样,如果是因为运输损坏了,我们厂要么直接赔钱给对方,要么重新送一批新的过去;但如果是因为卖不完产生的退货,我们厂还可以向对方收取一半的成本费用。”
“这不还是损失么?刘大奎他们都没有提过意见?”
孔主任表示当初运输这么大的损失他都没有意见,更何况还能收回一半成本的退货,反正有上面继续兜底。
“这么下去,市场早晚要淘汰我们的产品,到时候我看就算有经贸局施压,各个供销社也不太愿意继续要我们的货了。”
“你说的是有可能的,但这个还真不是你要考虑的,你还是专心的跟着胡师傅检修机器,另外把你的夜大上好就行,别辜负周副厂长的期望。”
提到夜大,李明那不是一般的有自信,骄傲的说了一通,结果背上又多了一个掌印。
“你这个人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,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吧。”
李明不敢吱声,赶紧收拾收拾自动滚蛋了。
等他走后,孔主任与胡先进聊了起来。
“老胡,你有没有发现,这个小子如果只是做一个技术工人有些浪费了?”
“小孔,他确实聪明,可他的性格还是有些太急躁,做技术工人很磨砺性子的,只要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,以后要想做其他的那肯定也没问题。”
孔主任没有反对胡先进的话语:“他的确需要磨砺,只是经过之前的包装改革和刚才的谈话,我总觉得他的志向挺大的,他似乎不想只做个技术人员。”
“哎,如果你是一个稳稳能考上燕京大学的人,却被弄到了工厂,你会甘心么?”
孔主任随即干笑了几声,表示自己当然不甘心咯。
“那不就是了,高考虽说已经恢复了好几年,但你也看到了,这几年能考上大学的就那么多人,更别说像燕京大学这种名校了,那都是天之骄子,以后的国家栋梁,窝在这么小地方能舒服么?”
“哎,谁说不是呢!高考恢复后,刘大奎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,死活不要大学生进厂,搞的现在外面的大学生甚至宁愿放弃分配工作的名额,也不愿意来我们厂了。”
孔主任一阵惋惜,胡先进也是没有办法,德高望重的他也没办法左右刘大奎的决策。
第59章 新的生产计划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