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过身,陆青山“吱呀”一声,关上了那扇摇摇欲坠的院门,将外面的喧嚣和窥探隔绝在外。
院子里,只剩下陆青山和依旧有些局促的张国胜。
“陆大哥,你家……”张国胜看着空荡荡、静悄悄的院子,以及那两扇依旧紧闭的房门,有些迟疑地问,“就你一个人吗?”
陆青山心里咯噔一下,这才猛地意识到,月娥和小雪确实不在家。
他强压下心头那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,摇了摇头,尽量让语气显得平静:“可能……出去串门了吧。”
他转而看向张国胜的头,主动问道:“你的伤怎么样了?好利索了没?”
“好多了,好多了,陆大哥,养几天就没事了,不碍事。”张国胜连忙感激地说道。
他顿了顿,似乎有些难以启齿,但还是鼓起勇气道:“对了,陆大哥,我……我可能马上就要回京城了。家里的关系给办了回城手续,送到村里了,就等我动身了。”
“回京城?”陆青山动作微微一顿。
这倒是个好消息。
“嗯,”张国胜用力点点头,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,但那光芒很快又黯淡了几分,“就是……我之前的路费,在山里不是被……被抢了嘛。”
“现在手续是有了,可这回去的路费……”他脸上露出明显的为难之色,重重地叹了口气,“我这次是正式回城,不是探亲,以后可能就不回来了。我跟乡亲们张了张嘴,可大家伙儿的日子也都不好过,东拼西凑也……”
陆青山看着他这副样子,心里了然。
他忽然问道:“你家里人都在京城?”
张国胜摇摇头,神色瞬间变得有些茫然和失落:“我……我也不知道。当年我下乡后没多久,家里就出了事,后来就一直联系不上了。这次能回去,也是想……想找找看,看能不能找到他们……”
陆青山心中微动。
前世他隐约也听说过一些关于当年那场运动中,不少家庭失散分离的事情,就连自己也是其中一员。
他沉默了一下,没再追问细节,只问道:“从这儿回京城,大概需要多少路费?”
张国胜犹豫了一下,伸出一根手指,又赶紧缩回去半截,小声道:“光是火车票就得不少,再加上路上吃喝……怎么也得……十多块钱吧。”
十多块。
对于眼下绝大多数乡下人家来说,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可能是一家人一个月的嚼用。
陆青山没再多问。
他转过身,走到那堆刚卸下的货物旁,从自己随身背着的那个包袱里摸索了一阵。
这个包袱是他用来装粮食、零钱和票证的,刚才买东西剩下的零钱都在里面,有几十块。
他手指捻了捻,凭感觉数出三张拾元面额的“大团结”,转身递给了张国胜。
“拿着,三十块钱,应该够你路上用了。”
张国胜看着那三张崭新得甚至有些晃眼的红灰色大钞,整个人都惊呆了,像是被烫到一样,连连摆手,脸都涨红了。
“不不不!陆大哥!这太多了!这绝对不行!我不能要!你的救命之恩我还没报答……”
“拿着吧。”陆青山的语气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他将钱硬塞到张国胜冰凉的手里。
“京城是大地方,不比咱们这山沟沟,用钱的地方多。多带点钱在身上,没坏处。”
张国胜捏着那沉甸甸、带着陆青山体温的三十块钱,只觉得重逾千斤。
他眼眶瞬间就红了,嘴唇哆嗦着,激动得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。
他知道,这三十块钱对于眼前的陆大哥来说,恐怕也并非可以随意拿出的数目。
这份恩情,太重了!实在太重了!
他深吸一口气,小心翼翼地、郑重地将那三张大团结贴身收好,仿佛揣着的是滚烫的炭火。
然后,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,解开自己带来那个小小的布包袱。
里面只有几个孤零零的土豆。
他没拿土豆,而是从包袱最底下,掏出一本封面已经有些磨损发黄的书,双手递给陆青山。
“陆大哥,我……我实在没什么能送你的。”
“这本书,是我下乡时带出来的,也是我最珍视的东西,就送给你吧。”
“希望你……以后也能像书里的英雄一样,找到自己的方向,过上好日子。”
陆青山接过书。
封面上是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——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。
他随手翻开扉页。
除了上次在黑夜里救起他时,看到过的“赠张国胜同志,前程似锦。”以及一个叫“吴启华”的签名和日期外。
在签名的下方,此刻多了一行用钢笔新写上去的、字迹清晰工整的地址:
京城市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化工宿舍17号楼1单元201号。
地址
第24章 门开惊喜泪眼望,妻女相拥暖心房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