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一来,便只得寄希望于李复兴领着大家弄的创收项目了。
很快便有村民把这关键问题给问了出来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李复兴。
李复兴缓缓说道:“后山那山谷我去看过,眺望下去像是葫芦一样,中间宽的地方都是沙土,口子处非常窄小,还全是石头。”
“因此,咱们直接从中间往下挖便可以,修坝的工程并不算大,花不了多少钱。”
其实要修的水库根本不算大,即便把水蓄满,最多也就跟李家庄六分之一差不多。拿石头来修坝体,是足够的。
反倒是以后要修的发电站需要花不少钱。
但这个还不着急,先修好水库再说。
村民们听了李复兴的话,也就不再多想。
……
翌日清晨,李志辉带着介绍信,站在村口等李复兴。
“复兴,我带你吧。”李志辉笑着说。
“志辉哥,你会骑自行车啊?”李复兴惊讶。
李志辉点头:“虽然不是特别熟练,但能骑,是你爹之前教给我的,那是骑的就是这辆,跌了好几回。”
李复兴险些忘了,这人和他爹是同学。
“好,你来骑吧。”李复兴没气,直接把自行车推给他,自己往后面一坐。可以不费力气,他当然很愿意。
一进城,两人便直接去了科研所,李复兴带着李志辉去找尚主任。
尚主任自然非常乐意,立马便把李志辉的入职手续给办好了。今天开始,李志辉便算是科研所的人了。
而且因为采购员的工作需要东奔西走,尚主任又特地给李志辉配了辆自行车。
就算看起来有些老旧,可李志辉仍然很开心。这样他便能回村里住了,不必留在城里。
其实,他并不太放心家里。
有个哑巴老娘,还有媳妇和三个孩子。如果不是他儿子年龄太小,他甚至想求二十一弟把名额给他儿子。
女儿虽然年龄足够,可这毕竟是采购员,女孩来干不太安全。
“谢谢你,复兴!”李志辉诚恳道谢。
采购员可比在村里挣工分强了无数倍,他一个刚入职的最低级采购员,每月工资都二十多块呢。
在村里挣工分可远远赚不到这么多。
李复兴笑道:“志辉哥,你暂时和大关他们住一起就行。”
尚主任刚才说过,研究所房源紧缺,一时半会是没法安排的,不过他表示会尽力协调。
“可不能再麻烦你了,我回家去住就可以。”李志辉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。
“无论住不住,咱们都先过去,我有些事要和志辉哥你说,是关于以后采购的。”李复兴说。
单凭李家庄那点东西,短时间内是没法给科研所提供帮助的。而且李复兴安排这些人做采购员,也想着能帮他出一下货。
简直是一石三鸟。
研究所能得到想要的物资,李志辉可以轻松把采购指标完成,他李复兴还能卖货赚钱。
李志辉很快便跟随李复兴到了独院,见到了李大伟和李大关。
“大伟,你来给你志辉叔把采购流程讲一讲。”李复兴懒得张嘴了。
李大伟答应一声,便给李志辉讲解起来。
和别的采购员不同,他们有李复兴帮忙,采购起来相当轻松。二十一叔渠道广,什么物资都可以搞到,他们需要干的,便是给轧钢厂和研究所供给数量相对合理的物资。
李志辉听罢,震惊万分。
这样说来,确实非常轻松啊!这种工作,怕是一条狗都能干好吧?
随后,李大伟便带着李志辉去了地下室。
李志辉一看地下室里的物资,人都傻了。
各种稀缺物资应有尽有,什么白面、精米、玉米、香肠、腊肉、鸡蛋等物资都堆成了一座小山。
几乎占据了地下室一半的面积。
“这些东西全都可以用来交任务?”李志辉问。
李大伟说道:“可以是可以,不过……”
他话未说完,李志辉便明白了。他原本就是个很懂分寸的人,知道如果出太多物资的话,很有可能惹来麻烦。
“罐头和糖这种咱们李家庄产不了的,我不会往上交。”李志辉说。
他在想这几天带什么去科研所好一点。
李复兴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:“志辉哥,鸡蛋和肉类,你每周送两次就行,也不用太胆小。”
李复兴很乐意替那些科研工作者出一份力。
每回只有二三十斤,根本不顶用。
“每周两回,是不是多了点?”李志辉问道。
他可不想让二十一弟冒险。
“没事,研究所里有自己人,在咱们村的创收项目有产出之前,便只能保持这个频率了,等之后再陆续增加供应量。”
听到李复兴的话,李志辉也不再多说。
第144章:有二十一叔,栓条狗都能干好这工作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