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了顿野鸡汤,一家四口舒舒服服的睡觉。
天色刚亮,张海山就起床。
哈了口热气儿,他从院子的雪堆里掏出一块鹿肉。
昨天晚上,杨秀莲把所有的鹿肉全都堆在这里,又用白雪压住。
如今这个气温,天地就是个巨大的冰箱。
盖上雪,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从门前过,看到里面有肉。
回到家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,张海山低头系鞋带。
“姐夫,你要出门吗?”杨秀莲揉了揉眼睛。
“对,你下来把门插上,早晨你们把汤继续热热,中午我就回来了。”
“好,姐夫,你慢点。”
张海山挥了挥手,出门直奔乡里。
这里有一个供销社,其实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商店。
平时各村村民有什么需要买的,都会来这里。
太阳逐渐升起,门口已经站了不少人。
因为供销社里的东西不多,一旦来晚了,买不到不说,下次想要再买,至少要等一个星期。
张海山跺了跺脚上的积雪,迈步挤进人群。
大家坐在一起才能更暖和些。
“哎哟,这不是海山吗,家里穷的叮当响,还有钱来这里买东西呢。”旁边一个大叔尖声尖气。
有几个同村的人都看过来。
其他村的人也伸长脖子,想要看热闹。
张海山不想与他多说,只是点了点头。
没想到对方直接伸手:“来我看看,你手上拿着什么票?”
张海山摇了摇头:“我没有什么票。”
“没有你来干什么?割布要有布票,买油就有油票。”
“我可跟你说,这里不允许赊账。”
张海山微微皱眉,实在想直接反驳他。
但仔细一想,完全没必要。
和这样的人论短长,只不过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口水。
恰在此时,供销社的门打开。
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的男人先把钥匙扔到玻璃柜台上。
一手扶着柜台,弯腰提鞋。
“都排队啊,一个一个来。”
“今天的东西不算多,买布的先到左边去。”
“我……”众人一哄而上,根本就没有排队的意思。
那男人带着老花镜,满脸都是不耐烦,但也知道自己根本管不了这些人。
随便吧,反正得了钱也不在自己口袋。
他在人群中,一眼就看到了张海山。
后者没有上前拥挤,就那样淡淡地笑着站在门口。
这反而让供销社的负责人生出几分好感。
他招了招手:“小伙子,你要什么东西?”
“我没有钱也没有票,我想拿东西换点儿盐和酱醋啥的。”
负责人拉下老花镜,仔细瞅了瞅他:“小伙子,我这里可不是典当行。”
“你要是没有,那就回去想想办法借点儿再来。”
“我这里没法以物换物。”
“我想拿鹿肉换点东西。”张海山直接说,提起手里的布包。
整个吵闹的供销社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盯着他。
或者应该说,盯着他手里的布包。
“鹿肉?!小伙子,你别开玩笑。”供销社的负责人飞快地眨了眨眼。
张海山走向柜台。
前面拥挤的人纷纷让开,目光全都随着他移动。
解开布包,里面赫然是一块鲜红的鹿肉,足足有四五斤重。
“真是块鹿肉!”
“你看见没有?还是新鲜的呢!”
“哎哟,小伙子,你这是从哪弄的?”
现场的人顿时炸开锅,纷纷往前靠。
刚刚还嘲讽他的那个老东西反应倒快,恬着老脸,举着手中的一瓶醋:“海山,你不是要换醋吗?我这有,我和你换。”
其他人也回过味儿来,举着手里的东西往前挤。
“和我换,我这有两尺布呢!”
“两尺破布也敢开口,滚一边子去,小伙子和我换,你就说你要什么,我这就回家去给你拿。”
……
望着杂乱的人群,张海山紧紧抓着手中的鹿肉。
这可不开玩笑,如果他敢稍稍放松警惕,这块肉能当场被人抢走。
“行了,都别吵了!”供销社的负责人大吼一声。
“人家小伙子是来找我换东西的,你们跟着起什么哄啊?”
“拿了东西赶紧走啊,别在这扰乱秩序。”
人群先是一愣,而后更加轰闹声。
供销社的负责人也是十里八乡的村民。
有人认识他,直接扯着嗓子大喊:“赵眼镜儿,你这叫以权谋私!信不信我举报你?”
“就是!你自己刚刚还说供销社不能以物换物,多少年了都是这
第11章 猎枪和子弹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