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红楼兵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6章 此子大才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九月天气转凉。

    太上皇年老体衰最惧寒冷,平日大多呆在养心殿暖阁明间,如常躺在暖榻上。

    养心殿安静无比。

    只有檐角铜铃在秋风中隐隐的颤响声。

    “张吉甫来信说,罗明在浙江练兵严厉,大动干戈,不近人情,与之前判若两人,甚至当众说要与倭寇誓不两立。”

    周道丰告诉太上皇最近朝堂和地方的消息。

    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恭迎的立在太上皇身旁,太上皇闭着眼睛,不知道是睡着了,还是在听首辅的话,戴权很佩服台下坐着的周道丰。

    掌权二十年。

    太上皇就是通过眼前的读书人,控制整个大周天下。

    “张吉甫在书信里问的比较隐晦,担心罗明这回能把倭患平了,要不要提防一二,询问臣是否提前布置后手,臣准备告诉他,倭患谁都可以平,唯独罗明不行。”

    周道丰讲了很多,唯独在这件事情上重重的强调。

    东南倭患最严重。

    而东南又是大周的钱袋子和粮袋子,加上军权,谁能平倭,谁就掌握了大周的命脉。

    “罗明的背叛,臣认为必须要杀鸡儆猴。”

    如果十年前,自己不会这么强硬。

    如今不行。

    都觉得太上皇没几年活头,原来听话的人,如今都变得蠢蠢欲动,罗明更是太上皇亲手培养起来的总兵,他的背叛,对太上皇的打击太大。

    自己也只能用粗暴的手段,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。

    听到周世丰的话,戴权一脸可惜。

    罗明此人运道不好,做人也差了一点,才华虽然高,奈何无用武之地,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,当初要不是太上皇保下了他,他这个逃跑将军早就被砍头传首九边。

    这些年里,周道丰的安排,太上皇一般不会反对。

    戴权的眼里,罗明已经是个死人。

    “不用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睁开了眼睛,拒绝了周道丰的安排。

    戴权连忙上前扶起太上皇坐起来,然后在太上皇身后揉着太上皇的脑袋,手指头细微颤抖,力道不敢错。

    周道丰意外的抬起头。

    太上皇耐心的解释,没有故作高深,“他要是真能把倭患平了,朕也就认了。”

    戴权手里的动作不停,内心却很惊讶。

    太上皇这么说,岂不是妥协了?

    皇帝这些年大事不敢做,小试探不断,逐步摄取权力,太上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东南的财权,太上皇也允许皇帝插手。

    说明了什么?

    太上皇的确老了,不愿意继续折腾,只想安度晚年。

    所以皇帝那边反而减少了动作,如今皇帝明显要插手军权,太上皇再一次妥协,戴权忍不住看了眼周道丰。

    对这位太上皇的心腹,只怕皇帝心里恨得牙痒痒吧。

    戴权又忍不住想,自己回头应该怎么对待皇帝,总不能得罪皇帝。

    周道丰沉思了片刻,面色凝重,直接询问:“太上皇认为罗明平不了倭患?”

    太上皇竟然笑了笑。

    周道丰是个聪明的人,只要给点思路,他就能看穿一切。

    太上皇没有回答周道丰的问题,而是问向戴权:“王信这个小子,到了京城没有?”

    戴权差点没有回答上来。

    等清醒过来,连忙答道:“王信将军已经护送林如海之女到了京城,被贾府的人接了去,根据下面的缇骑所言,安排在贾府里的大主山。”

    “贾府的那帮蠢人能知道这小子的分量?”

    太上皇意外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原来想的是王子腾,没想到是贾府。

    戴权脑海快速整理了锦衣卫缇骑们递上来关于贾府的消息,综合了一番后,回答道,“缇骑们一直盯着码头的动静,看到船上的人与王信将军发生了冲突,后来是贾府来的管家训斥了船上的人,然后态度恭敬,接了王信将军进入贾府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想不出为什么王子腾没出手。

    可惜,东南的财政少了许多,锦衣卫也养不起,否则以前的时候,勋贵家里每餐吃什么自己都能知道,太上皇一脸惋惜,不知道何处出错。

    周道丰敏锐的察觉到太上皇的想法,忍不住问道:“太上皇认为这个王信能平倭?”

    太上皇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咱们这个皇帝呀,性子太急,手段太糙,罗明恐怕得不到他的全力支持,等东南形势大坏的时候,就是罗明送命之日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叫做王信的小子,啧啧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惊叹。

    “一千五打两千,全灭对方,自身才死三人,还是成军一年余的民兵,这等军事天赋,可暴力破局啊,此子又懂进退,光一个舍字就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竟然给出如此高的评价。

    别说戴权,连周道丰也动容侧目。

    太上皇惋惜

第36章 此子大才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