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红楼兵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章 沽名钓誉的王将军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江河里的船只等着入运河。

    仪真的水门处,两边挤满了等着过水闸的船只,运气不好等上十天半个月也是有的,船只载满货物,船东家轻易不敢下船,吃住都在江上。

    船上的人,等着过江的乘,岸边做生意的摊贩,江河两边看不见尽头的繁华。

    丹徒口。

    沿江酒楼满是过往宾,渡口大船往来不停。

    数里外有座城隍庙。

    哪怕还没到庙期,城隍庙里外依然来满落脚的人,有做生意的摊贩,有赶路的外乡人,有马夫挑夫,有和尚道士,也有妇孺小孩。

    酒楼要钱,城隍庙不要钱。

    许多人跑来城隍庙过夜,随便找个角落哄一夜。

    “南通之战,一千五百王家军对两千倭寇,你们猜猜结果如何?”

    人群处。

    五湖四海的人们聚在一起。

    “当然是王家军打了胜仗,还用猜嘛。”周围有人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王家军打胜仗算什么奇事,王家军打败仗才是奇事。

    那人被嘲讽也不生气,得意笑道:“如果只是打胜仗,在下也不好意思拿出来单讲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你的说法,难道还有奇事?”

    周围有人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那人笑着说道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打胜仗不出奇,奇的是王家军打败了两千倭寇,自身才死了三人,各位,你们说奇不奇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?”

    “奇,何止奇,实在是大奇。”

    众人皆惊。

    有人非常怀疑。

    那人又笑道,“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,此事在南通人人皆知,城里百姓亲眼所见,岂容在下满口胡言,在下也是从南通城过,听城里百姓讲起。”

    “王家军实在了得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王将军才二十三四岁,如此年轻,如果朝廷能大用王将军,何愁倭寇不平。”

    众人这才相信,纷纷夸赞。

    倭寇行径残暴,东南无人不恨倭寇,听到王家军如此神勇,各个深感痛快。

    出门在外靠朋友,那人明显会来事,借机与周围的人互相招呼认识,周围的人也看得起他,纷纷自报家门,倒也是热闹。

    总有人不服气别人。

    突然有个汉子冷笑,“要是都像王家军,大周才完了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周围很快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人回过头,打量了汉子一眼,随后笑道:“这位兄弟从何说起?”

    汉子不在乎周围有些愤怒的视线,理直气壮的说道:“就你说的那南通,巧了不是,我正好也知道,倭寇入城烧杀半日,抢了多少银两,这些王家军可有还给百姓?”

    那人愣住了。

    众人也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那汉子越发嘲讽,“几十万两民脂民膏,那王家军岂有不卖命之理,如果都像王家军,百姓才叫惨了,以后啊,官兵都学王家军,先等着倭寇屠城,然后再去倭寇手里抢银子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变色,那人也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“放你娘的屁。”

    此时,有个年轻人站起来,骂道:“王将军收到倭患的消息,得知倭寇在攻打南通城,当即下令全军出发,只用了两日就抵达南通,到了南通,全军不顾疲累直接加入战斗。”

    从扬州到南通两百里地,大军只用了两日。

    人们不禁算起来,有人露出佩服,有人不懂其中道理,还有人只觉得速度挺快。

    那年轻人又说道:“王家军的确缴获了不少物资,可物资都还给了百姓,至于银两,王家军如何得知是哪位百姓的,自然是交还给官府乡绅,由官府乡绅去分派,王家军哪里做错了?”

    众人听年轻人说的有鼻子有眼,仿佛亲眼看见,不疑有他,加上众人一向信服王家军,竟有不少人喝彩。

    那年轻人这才又重新坐回去。

    可汉子常年走江湖,年轻人岂是对手,那汉子冷笑道:“看样子,你就是王家军的兵吧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惊讶的投去目光。

    王家军军纪极严。

    士兵寻常不许出营,出营的士兵不许穿兵服,因此只闻其名不见其人,王家军原来是如此模样么,众人纷纷好奇观望。

    原来那汉子也睁大眼睛去瞧。

    寻常的后生而已,偏偏又觉得厉害,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其名头影响。

    那年轻人立足身子,见对方语气不善,平静道:“小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,正是王家军是也!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汉。”

    周围立马响起喝彩声,有人怒视那汉子。

    汉子继续冷笑,“我只问你,你从南通得钱没有?”

    年轻人愣住了。

    那汉子见机上前一步,气势更甚,再次问道:“怎么,你不敢说?当着众人的面,在城隍爷爷神像前,你说你从南通有没有得钱。”

    “有

第11章 沽名钓誉的王将军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