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明:实习也算工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9章 漏洞百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贾川问况钟准备何时离京赴任?

    况钟说原本定的是两日后,现在看贾川是个明白的,他便不用多等一日了,明日收拾妥当,后日清晨出发,还嘱咐贾川到时不用来送,因迟早会再见。

    贾川将况钟送出院子,看着况钟的马车消失在巷子口,他又在黄昏中站了良久,这才回了院子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晚饭是况府的下人做的,董圆圆从旁帮忙,使得出菜的速度慢了些,但用饭时董圆圆吃的还少呢。

    用饭的时候,高云朵和董圆圆二人在后院用饭,其他人都坐在前院院中用饭。

    贾川问了问高云天的收获,陈默抢答道:“他一开始不想跟我去国子监找程典薄,我说你去试试,看看他对你是个什么态度,我换上常服跟在一旁,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开口。”

    高云天像是陈默说的事跟他无关,闷头吃着饭。

    “我好说歹说,他才跟我去了国子监,哪知程典薄竟是不见,他这才急了,就要往里冲,程典薄想是怕事情闹大,便见了我们俩,态度很是冷淡,话里话外的都是在自责当初一时糊涂耽误了自家闺女,他这才明白咱们所言不虚,便说了退亲的事,程典薄立刻变了态度,不再冷漠,十分的语重心长,只说他们二人无缘分,我当时才知道他们两家竟是没有婚书,高御史也未曾下过聘礼,听程典薄的意思,高御史当时只给了一块玉佩,还没等继续下一步,高御史便出事了。”

    贾川听完看了眼没有表情的高云天,没发表什么意见,既然没有婚书,那便做不得准,程家这么干晾着,一开始不过是不想落下个落井下石的名声,而平反之后高云天便是无凭无依之人,程家虽只是个典薄,却也想着联姻的好处,自然不想再要这门亲,只看程典薄宁愿耽误自家闺女也要护住名声,倒是与高御史穷死不用媳妇儿的嫁妆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   贾川不知道对错,只知道这般做对家人没好处,程典薄的女儿如今这般年纪,想要再议亲怕是难喽。

    贾川摇了摇头,既然高云天已经转过弯来了,他清了清嗓子,岔开话题说:“今日进宫,皇上命我先将刑部一个案子查明,然后去济南提刑按察使司任经历,应是要锦衣卫的人护送。”

    高云天这时抬头了,他皱眉问:“我还没入职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顺子忙说:“他先要将刑部的案子查明白了,才能走,怎么也要几日。”

    陈默看向贾川问:“你查案?还是刑部的案子?”

    贾川理解陈默的质疑,正常人都会有质疑,所以刑部今日才敢在有旨意的情况下,只派了一名九品司务来。

    “这案子查起来,怕是要你带人日日跟着才行。”贾川放下筷子说。

    陈默皱了皱眉,起身说:“我去趟镇抚使府上说说,若是不允,我再想别的法子帮你。”

    这人情送的,贾川都想给他竖大拇指。

    贾川进京比刘姥姥进大观园不差什么,他能知道各个衙门口的大门朝哪开?没个能镇住场子的人跟着,他出门怕是就没命了,皇上能想不到,能不做安排?

    谁能镇住场子?这还用问吗?

    贾川怎会凭自己的交情找人帮忙?

    陈默走到院门口又转身回来坐下,说:“我先听听是什么案子,到时也好劝说镇抚使。”

    贾川懒得戳穿他,直接说起了案情。

    三月初九,京南一个玉器小作坊的一名匠人没有按时上工,老师傅便让自己的徒弟去叫一下,匠人名叫张玉,三十多了,仍是孤身一人,便住在作坊后院,当时玉器坊接了个大活儿,需要赶工,少个人怎能行?

    小徒弟推开门看到的却是张玉躺在床上,盖着被,小徒弟走过去想要推醒张玉,却看到张玉惨白的脸和脖子上的暗红色的刀口,小徒弟惊叫着跑了出去。

    小作坊临街,虽不是闹市,街上也有行人,更有同行,小徒弟呜嗷的跑出来,指着后院撕心裂肺的喊着:“死人了!死人了!”

    跟着跑去后院的可不止作坊里的人,一时间后院人满为患,更有人直接跑去顺天府报案。

    顺天府查案,很快查到小作坊接到鸿运玉器铺老板的订单,要定制一批价格不菲的玉器摆件,还付了定金,却也有交货期限,若是不能在指定日期交货,不仅要退还定金,还要赔付玉器铺老板的损失。

    这些细节卷宗中写的很详细,反倒是仵作的证词只简单用了几句。

    顺天府很快查明张玉是被同一条街上的同行作坊老板杀死的,原因是眼红,目的是让张玉所在的作坊完不成订单。

    按理说这个案子到这儿就能完结了,那家可怜的同行老板也已招供认罪,偏这时候给小作坊提供订单的玉器铺老板死在家中,与张玉是一般死法。

    卷宗中对店铺老板的死有两件事是一笔带过,一是死者被发现时的状态,也就是贾川恼怒的地方,二是死者要的玉器是安平伯府下的单子。

    卷宗中用大篇幅着重讲述的是已经招供的凶犯是如何再次杀人的,在贾川

第69章 漏洞百出(1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