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重生:与天仙一起生活的日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9章 码字模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在《对话古今之大秦帝国》里,与男主“古京”产生量子纠缠的,是那壮志凌云、热血激昂的“赳赳老秦”。

    于是,古京仿若一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,悄然踏入历史长河,亲见大秦帝国的风云激荡,一帧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,由此在他眼前徐徐铺展。

    这本书将大秦帝国分为四个时期,每个时期2本,共计8本,预估成书约200万字以上。

    第一个时期:秦国崛起。

    从秦献公身中毒箭而亡,秦孝公嬴渠梁即位。秦国国力虚弱,面临列强环伺、六国图谋分秦的局面,秦孝公发求贤令,商鞅入秦。

    到商鞅变法,秦国开始走向富强,推行废井田、重农桑、奖军功等一系列措施,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,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。

    第二个时期:扩张与争霸。

    从马陵之战,魏国元气大伤,秦国趁机攻打魏国,收复河西之地。

    到伊阙之战,白起率秦军大破韩、魏联军,斩首二十四万,秦国声威大振,加速了统一六国的进程。

    第三个时期:统一六国。

    从长平之战,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余万,赵国从此一蹶不振,六国中再无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力量。

    到秦国先后灭掉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六国,完成统一大业。

    第四个时期:秦朝建立与灭亡。

    从秦始皇嬴政称帝,建立秦朝,实行中央集权制度,统一度量衡、货币、文字等。

    到刘邦攻入咸阳,子婴投降,秦朝灭亡。

    赳赳老秦奋六世之余烈,终于一统天下,却在短短十余年间大厦倾覆共赴国难。

    时也,命也。

    这本书也是延续上一本三者合一的写法,不过全文紧扣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这一主线,会更悲情一些,也会更厚重一些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与孙教授的《大秦帝国》相比,也还能算得上是温情脉脉了。

    如果说《对话古今之典耀华夏》是引起中学生兴趣的钩子,那么《对话古今之大秦帝国》就是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知。

    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去了解,那就可以去阅读孙教授的《大秦帝国》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两者之间还是各有胜场且差别巨大,唯一相同之处,唯有史实。

    当然,要是真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话,那还是得去查看各类史实资料。

    十分钟后,胡小北猛地晃了晃脑袋,收束纷乱的思绪,回过神来,不由发出灵魂三问:我是谁,我在哪,我要干什么?

    好吧,写书最难的就是开头,既像在荆棘丛里找路,又像中了暖被封印,被卡住了也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可当第一行文字在键盘上“哒哒”敲下时,就像捅开了灵感的泉眼,文思瞬间便如汹涌洪水,呼啸着奔腾而出。

    “码字模式,给我启动!”

    胡小北在心底中二的低喝一声,双眼精芒闪烁,紧盯笔记本电脑屏幕,精神高度集中,默默蓄势,调动起影子能力。

    刹那间,电脑键盘上方光影变幻,一层淡淡的长方形黑影“嗖”地冒了出来,黑影外层仿若被打磨得锃亮的绸缎,顺滑流畅。

    与键盘紧密贴合的那一面,上百个小触手“唰”地探出,密密麻麻,好似一片奇异的黑色丛林。

    这些触手像训练有素的士兵,随着胡小北脑海中的念头飞速点击,精准地对应着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。

    “砰砰砰”,节奏明快,一个个文字就像欢快的小地鼠,在屏幕上接连冒出。

    起初不过每分钟码100字,随着文思渐入佳境,触手敲击愈发迅捷,速度更是逐步攀升,200字、400字,眨眼间竟已飙升至每分钟600字以上。

    要知道,中文打字速度最快记录不过每分钟300字左右。

    胡小北这般一边创作一边超极限输出,简直像是开了挂一样,足以让人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呃,话说的也没错,他确实开挂了,当然,也少不了自己的努力……

    买来笔记本电脑的这几天里,胡小北一直有在研发快速码字的技巧。

    他不是没试过自己码字,效率感人不说,长时间盯着屏幕,眼睛会酸涩,还容易近视。

    依靠影子能力就不同了,人的手指再灵活,那也是比不了上百个灵动如蛇的影子触手协同作战的。

    以胡小北现在的控影变形能力而言,初次摸索研发一些新的影子形态,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心思来定型。

    毕竟是个精细活儿,得全神贯注,一点点勾勒、拉扯、调整,像个刁钻的雕刻师精心雕琢作品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可能耗时几分钟、几个小时、甚至几天。

    当确定好码字模式下的专用影子形态后,那就简单多了。

    只要在灵识感知状态下,将这些数据记忆下来,后续的使用就快多了,往往几秒钟的时间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这就像是在制作模板,制作过程很繁琐且耗时良久。

   

第39章 码字模式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