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4章 知青搬运队里放人情,第二把火烧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天色彻底要黑下来了。

    不同于阴天,这就是夜幕降临了。

    下了一天小雪,此时雪花还在飘零,倒是小冰雹已经停歇了。

    钱进吹响了下班哨。

    一天突击,四天积累的工作量基本上忙活掉了四分之三,这全赖知青搬运队的鼎力相助。

    之所以是四天积累的工作量而不是三天,原因在于昨天虽然搬运工们上班了,可上午杨胜仗就带着保卫科过来大肆抓人了。

    这样半数工头和三十多个工人被带走,剩下的全慌了,哪里还有心思干活?

    一个个胆战心惊都在忙着打听消息。

    这导致了昨天工作又被耽误了。

    下班了,钱进安排邱大勇带工人去洗洗手,找了个避风的空仓库歇一歇,他来准备晚饭:

    “大概得需要个把钟头,让同志们好好休息,恢复一下体力到时候给我使劲干饭!”

    邱大勇留着带队,他带了烧饼和伊湘君去采购。

    直奔城南区人民市场!

    这是当前海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,位于黄山路上,总共上下两层,设有肉类专区,有猪肉鸡肉牛羊肉,更有鱼肉海鲜,是市民购买肉类的重要场所

    细盐般的小雪花飘荡。

    钱进把军大衣领子竖到耳朵根,蹬着二八大杠往家里猛冲。

    伊湘君裹着枣红围巾坐上了烧饼自行车后座,路滑两人慢慢的骑,双方约定了在人民市场正门见面。

    回到家里,钱进带上了集体采购证,又拿上了一把大团结和一沓肉票、粮票、菜票。

    他出门招呼了刚回到居委会仓库的朱韬,说道:“别卸车了,把火炉留在上面,给我送甲港112仓库去,跟咱弟兄们说一声,给我凑十个炉子用一下。”

    朱韬一愣:“这么多啊?”

    钱进说道:“对,咱这里两个炉子,我家里两个还有204魏老师家里一个,这样是五个了,你们再给我弄五个炉子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无烟煤什么的给我备足够了,还有刀呀菜板呀什么的,我请人家吃饭,需要全套家伙什。”

    朱韬点头:“好,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钱进骑车去人民市场,烧饼和伊湘君正在路灯下跺脚搓手:

    “走,进去弄点牛羊肉!”

    烧饼高兴的问道:“今晚能吃牛羊肉?买多少啊?咱们那么多人不得弄个十斤二十斤的?”

    伊湘君用肘子碰了他一下使眼色:“听钱大队的,他自己有数。”

    烧饼嘿嘿笑:“我知道,我就是高兴,又能吃肉了!”

    钱进说道:“十斤二十斤有什么用?今晚咱就是吃肉,牛肉六十斤,羊肉六十斤!”

    伊湘君和烧饼对视一眼,同时笑了:“钱大队你说笑呢。”

    钱进打开带来的铁盒子给他们看:“自己看,我带了多少肉票?”

    伊湘君一眼看去,眼神直了。

    钱进将铁盒递给她:“你是女同志,心细,来,这个给你保存。”

    能扛一百斤米袋的姑娘端着这个不到半斤的盒子,一时之间感觉沉甸甸的几乎搬不动。

    三人进入人民市场转了一圈上二楼去西边,结果被个穿蓝布棉袄的老汉拦住。

    老汉袖口别着红袖章,说:“同志,这方向是特供市场!”

    钱进从内兜掏出个塑封证件给他看。

    白色的灯光下,红戳泛着油光:“供销总社的,这是我的工作证和集体采购证。”

    老汉检查工作证,上面供销总社的红章很清晰,钱进的免冠一寸照片上面容很精神。

    他仔细一看岗位下意识咋舌:“哟,大队长呢,真是年轻有为。”

    大宗牛羊肉只有特供柜台出售。

    此时柜台前挤着七八个手攥肉票的主妇,她们手里都有集体采购证。

    但钱进看她们的样子不像是单位食堂的采购员,估计这证跟他一样来路不正。

    “让让!让让!”烧饼沾满雪水的大头棉鞋踩得水磨石地面咚咚响。

    伊湘君小跑着跟上,怀里铝饭盒被抱得很紧。

    售货员是个上年纪的老同志,动作慢吞吞的可是态度很好。

    他扶了扶断腿眼镜:“同志,买肉要排队……”

    钱进点点头,烧饼老老实实进入队伍里。

    妇女们买肉很仔细,挑来挑去挑不好,钱进就说:“要不然我们先买,我们不挑,买了就走,你们可以看看我们的肉到时候再做选择。”

    不用妇女们同意,售货员先答应了:“不挑?看来是食堂买肉,那你来吧,优先供应集体采购行为。”

    “鲁西黄牛肉六十斤,山羊肉也要六十斤。”钱进手指划过玻璃柜台,指尖在台面冰碴上划出白痕,“要肥三瘦七的雪花肉,骨头另装。”

    他看过价格了。

    现在牛羊肉比猪肉便宜,按照猪肉的九成价格出售,而猪肉是统一的含票一斤七毛八

第124章 知青搬运队里放人情,第二把火烧起(1/7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