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荒年,官府强制发俩老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章 送肉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陈闲家是住在村南头。

    陈大伯家是住在村北头。

    因此,二柱花了好长时间才到了他家。

    院子里老太太,时不时用大头针的针尖在头皮上刮蹭,中指上带着一个顶障子,正在用缝衣针缝制着旧衣服。

    二柱一进门就喊道:“大奶奶,吃过饭没有?”老太太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二柱?

    一看见二柱进来,心就有些发慌。

    这些年,大柱爹整日做懒汉,根本不关心家里生活,家庭的全部重担都压在陈大柱肩头上。

    有时候家里的粮食不够吃,大柱脸皮比较薄,根本不敢一个人来家里借粮食。

    基本上都是二柱来借。

    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。

    老太太心里有些发慌。

    “还没有吃?”

    二柱端来碗,微笑:“我爹让我来给您送吃的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。

    送的什么东西?野菜团子还是窝窝头?

    越走越近,肉香味儿一个劲往老太太鼻腔里去钻。

    这是肉?

    家里的两个小子本来在外面打弹弓玩。

    闻到肉香飞快跑一家中:“奶奶,奶奶,什么味儿啊?这么香。”

    两只眼睛闪现清澈的光芒,好像看到鱼的馋猫。

    陈家宝长得虎头虎脑,脸蛋圆圆的,“二柱弟,这是?”

    咕咚咕咚开始狂咽口水。

    眼睛一直盯着琥珀色的肉。

    这是猪肉吗?

    怎么能这么香?

    陈大伯放牛回来。

    看到二柱,顿时呵斥起来:“你爹是怎么搞的?不年不节的买这么多肉,自己一家吃不行吗?还送过来干什么?能买多少肉?送过来一碗?”

    语气有些嗔怪。

    心里却美滋滋的。

    闲哥呀,心里到底还是有我这个长辈的。

    完全忘记当时就是他这个大侄子,没少和自己吵架。

    二柱笑着解释道:“这不是前段时间我爹向老里正家里,拿了笔墨纸砚吗,拿到了镇上的雨林书斋,我爹拿着写的话本小说给人家掌柜的看,掌柜的当即拍板给了我爹一笔钱,说是以后有好的稿子,还继续和他家书斋合作。”

    一番话说完。

    老太太,陈大伯当时都愣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他最近才知道,原来闲哥那做凉皮的生意。

    近来停了。

    这几天买了里正家里的毛笔。

    在捣鼓他那什么话本小说。

    陈大伯也没在意。

    反正总比什么事情都不干,躺在家里睡大觉强吧。

    听到陈闲从老里正家里拿到笔墨纸砚的时候,压根都没有想到他能靠写的话本挣到钱。

    而且听二柱这语气的意思。

    人家书铺的掌柜还非常欣赏,那话本小说?

    陈大伯表示不理解,额头上的褶子舒展开又拧住,接着又舒展开。

    他不是在学堂只学了一年半的时间吗?

    莫非真有写字创作故事的天赋?

    莫非人在极度废物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另一个极端?

    他年轻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。

    以前有一个穷书生,屡次考试,屡次失败。一直考了十七八年。

    一气之下不再考了,转而经商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穷书生做生意由小博大,一点一点累积起来,甚至最后成了县城的首富。

    莫非这就是人的天赋?

    难道说闲哥天赋就是写话本?

    陈大伯平静道:“不错不错,只要你爹以后好好干,把地里的庄稼侍弄好,也算是当好一个爹了,对了,你家的凉皮生意还打不打算继续做?”

    “写话本这个东西我也不太明白,我总觉得是不是有一些不靠谱,万一人家书斋收着收着不愿意要了怎么办?相比之下,我还是觉得做个小生意比较稳妥些,胜在细水流长。”

    二柱笑道:“大爷爷也不用担心,我爹说了,明天继续摆摊,可能是县城的县令老爷调控粮食的价格了,最近米面的生意没有继续涨,我爹说还能继续做凉皮生意。”

    陈大伯笑着点头。

    二柱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陈大伯吩咐道:“老婆子,拿出一斤黄瓜,一斤花生给二柱,听说他的凉皮生意需要这两种小配菜。”

    二柱摆手拒绝。

    陈大伯训斥道:“别推辞,这年月肉食多金贵呀,况且你们家明天还要摆摊,正需要这些配菜,如果你不要,就把这碗猪肉端回去。”

    无奈接受。

    二柱走后。

    陈大伯的大儿媳妇王氏从地里采摘香葱回来,正好看见二柱子滴溜着黄瓜和花生离开。

    微微蹙眉,小声嘀嘀咕咕:“爹,这是闲哥家的小子,又来我们家借粮

第24章 送肉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