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协心里明白,曹操搬出子虚乌有的一个书佐,无非就是找个背锅的。
刘协点了点头,“曹公,既然如此,救人如救火,那你还是尽快发兵吧。”
曹操马上率兵出征,以徐晃为先锋。
刘协照例随军出征,这一次曹操让徐晃做先锋,刘协也明白,曹操是要给徐晃立功的机会,如此一来,更容易让徐晃获得提拔,被曹操笼络。
队伍分前军、中军和后军,和往常一样,刘协依然待在后军,这一次负责后军指挥的是乐进。
乐进五短的身材,个子不高,却很精壮,一张圆脸,眼睛不大,总是眯缝着,平日里表情很严肃。
皇帝不论在哪里出现,总能引人关注,尤其还是一个待人亲和,没有任何架子的皇帝。
前面的队伍一直在赶路,后军却可以时不时的停下歇脚,这都是曹操的安排,反正他也没指望刘协能做什么。
停下歇脚的时候,乐进发现刘协和赵云弄了两个棍子,在棍子上面还编了一些绳子,绳子不一会就编成了网状。
已经有不少将士好奇的围了过去,乐进也按耐不住好奇心,走了过来。
“陛下,这是何物?”
刘协笑了笑,“文谦啊,朕做的这是担架。”
“担架?做什么用呢?”乐进凑近了,把身子蹲下,仔细打量着。
刘协解释道:“打仗免不了有所伤亡,有了此物,可以用来抬人,救治伤员,朕觉得应该很方便。”
刘协很快便把一个简易的担架做好了,两根棍子加上用绳子编成的网兜。
主要是用料简单,容易普及。
刘协招了招手,叫过来一个兵卒,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回陛下,小的叫李大牛。”
李大牛很激动,说话都差点咬到舌头,做梦都没想到,竟然有一天能和皇帝说上话,皇帝还能主动询问他的名字。
“好,李大牛你躺下,现在伱就扮作伤员。”
刘协又叫过来两个曹兵,吩咐道:“你们两个,就像平日里那样,把李大牛抬起来。”
两人急忙俯下身子,一个抓住李大牛的双脚,一个抱住李大牛的头。
虽然抬了起来,但明显有些吃力,而且李大牛也不舒服。
刘协笑了笑,“好了,现在李大牛你躺在担架上面,再试一次。”
李大牛乖乖躺下,然后,被两个同伴很轻松的抬了起来。
刘协笑问道:“感觉怎么样?”
三人全都掩饰不住激动,笑着点了点头,李大牛抢先说道:“回陛下,这个担架躺在上面很舒服,比他们两个抱我的脑袋抓我的脚要强得多。”
那两人也连连夸赞,“陛下设计的担架果然轻巧灵便,非常省力。”
担架这种东西,一看就能明白,乐进也是赞不绝口,“陛下,此物果然大有妙用,我这就让人把担架给曹公送过去,他看到一定会非常高兴。”
刘协点了点头,然后洗了洗手,接着和将士们一起闲聊,还让李大牛坐在了自己的身边。
“家里还有什么人啊?”
“为何要来投军呢?”
刘协平易近人,非常随和,李大牛很快就放松了下来,把家里的情况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刘协。
“陛下,因为俺力气大,吃的多,家里觉得养不起,就让俺来投军了,因为投军能填饱肚子。”
其他两个刚才跟着一起抬担架的,刘协也很快和他们相熟了。
徐晃先拔头筹,第一战就获胜了,曹操正在营中给他庆功,突然瞧见一个兵丁抱着两个棍子跑了过来。
曹操不由得一愣,郭嘉也疑惑的看着。
那兵丁禀报道:“主公,这是陛下刚刚所做的担架,乐进将军让小的给主公送过来瞧瞧。”
“担架?”郭嘉率先走了过来,瞅了两眼,便一下子明白了。
“这是陛下做的?陛下总能有奇思妙想啊。”
郭嘉跟刘协认识的时间不算短,经常能见面,所以他相信刘协的能力。
郭嘉按照那兵丁的解说,也现场找了几个人演示了一下。
看过之后,不仅郭嘉赞不绝口,程昱、荀攸等人也不住的称赞。
程昱道:“此物如此省力,制作也简单,还不占地方,真是不错。”
站在曹操身边的曹昂,也非常高兴。
本来袁术就非常被动,碰到了关羽这个硬钉子,现在曹操又大军突然杀到,袁术坚持没多久,便狼狈撤到了苦县。
陈县之围被解,临进城的时候,曹操看了郭嘉一眼,低声的吩咐道:“传令后军原地扎营,他们就不用进城了。”
郭嘉心领神会,马上派人传令。
乐进按照命令,原地停了下来,将士们都很高兴,都在议论徐晃作战英勇的事迹,可是刘协却明白,曹操不想让自己进城。
因为进城就能见到陈王和关羽。
第78章 ,见到关羽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